资讯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2023年01月12日 10:33:32
|
30364 浏览
|
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需要积极探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路径。

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3年工作时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如何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怎样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如何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记者采访了相关部委负责人和多名专家学者。


着力强链补链 确保产业体系自主可控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振兴制造业。2022年以来,我国重大装备、重要基础零部件、新材料等关键领域产业链攻关再上新台阶,前11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表示:“我们将聚焦自立自强,统筹发展和安全,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聚力“点上突破”。“应全面梳理攸关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精准识别被‘卡’的薄弱环节。”赛迪研究院副院长乔标建议,在此基础上,利用好完备产业体系、巨大内需市场和强大动员组织能力等综合优势,集中优质创新要素和主体,加速“卡脖子”点上的突破,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产供应体系。


强化“链上协同”。“应更加注重打破行业壁垒,以上下游循环畅通、产学研协同联动、大中小融通发展、国内外协调互动,提高重点产业链技术供给能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提出,针对重大和基础领域的短板,支持以下游重点需求用户为主导,建立多方参与的技术攻关联盟组织,汇聚优势创新资源持续开展研发攻关。针对竞争性领域的弱项环节,探索更加包容宽松的激励机制,让更多创新型企业放手一搏。


注重“面上提升”。乔标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统筹和规划,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规避产业链过度集中部署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应统筹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础设施联通能力保障。


实现升级发展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2022年以来,更多服务平台牵手中小企业,在加快智能转型中增添发展动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培育出1700余家引领行业发展的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以及5500余家区域领军企业。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底的重要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付保宗认为,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需要积极探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路径。


向高端跃进。“随着消费日益升级,满足高标准的新需求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赛迪研究院规划所所长程楠说,这要求我国在传统产业推行质量革命,从需求端引导优质优价的消费观念,从供给端严控产品质量标准,切实提高消费品对人民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中间品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支撑能力。


向智能升级。“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推动传统产业积极利用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方式部署更实时精准的生产策略。”程楠提出,通过把工业流水线转变为定制化生产、个性化生产、分布式生产,将生产性单元转变为学习型工厂、数字化工厂、网络化工厂,有利于制造业提质降本增效。


向绿色发力。程楠表示,要引导传统产业尽快建立绿色价值导向,借助自动控制、人机交互、循环发展,实现从源头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销售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化,以最低资源消耗创造最大化社会财富,不断在全球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付保宗建议,要发挥需求引领作用,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创新资源优势,探索丰富和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应用场景,加速产业规模扩容和技术迭代。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不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程楠提出,要利用好我国的产业优势和影响力,主动融入国际产业循环,大力引进以先进技术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引进国外先进人才和管理经验,深化与全球产业链紧密联系。


金壮龙表示,今年将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谋划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推进能源革命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跃上500亿立方米大关,我国建成首个年产500亿立方米特大型产气区;白鹤滩至浙江特高压工程竣工投产,每年可输送电量超300亿千瓦时……2022年末,能源领域重大工程捷报频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这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意义重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分析,从发展角度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然要加速壮大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需要大量油气、铜、铝、锂、锰等重要能源及矿产资源作为支撑。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有助于不断增强风险应对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郭焦锋认为,接下来要继续加大投入尤其是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产学研用”一体化和技术领先头部企业集聚,加快推进在“卡脖子”技术、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技术等方面的攻关。针对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他建议要更重视机制创新,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完善战略储备市场调节机制,增强大宗商品储备和调节能力,增强快速响应和保障能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当前能源领域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建设成效显著,也面临不少挑战,例如能源对外依存度依然偏高,能源消费结构依旧以化石能源为主,整体转型任务任重道远。”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新型能源体系需要形成新的生产力,满足新的要求,“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清洁转型与能源保供、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从电气热冷氢多种能源利用形式、源网荷储各环节共同发力。”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扎实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示范应用。二是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高质量发展,推动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三是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着力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四是大力推动终端用能转型升级,加强重点用能领域节能降碳,积极推进电能替代。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