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MISIS)研发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重量仅为钢材的三分之一,却具有与之相当的强度。该材料在500℃高温下仍能保持优异力学性能,综合表现超越包括高强度材料在内的多种知名金属基复合材料。这种创新材料未来可应用于制造小型部件和结构元件,在保持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目标,有望显著提升燃料效率和环保性能。
"由于密度优势,铝正逐步替代铸铁和不锈钢成为工业领域的重要材料。纯铝作为基础材料,通过与氧化铝等陶瓷纳米颗粒增强相复合,已发展出多种金属基复合材料。但要实现实际应用并制造性能更优的制品,必须确保材料兼具高强度与塑性,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该校粉末冶金与功能涂层系教授、无机纳米材料科研中心主任德米特里·施坦斯基博士强调。
研发团队采用高能球磨与放电等离子烧结协同工艺:先将铝亚微米颗粒与氧化铝纳米增强相混合研磨,随后进行烧结成型。材料强化机制不仅源于预添加的氧化铝纳米颗粒,更得益于烧结过程中原位生成的新型增强相。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Metals》(Q1分区)。
实验表明,该复合材料在常温及500℃高温条件下均展现出优异的拉伸强度、抗压强度和塑性指标。项目工程师、技术科学副博士马格让·库图扎诺夫介绍:"实现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宽温域内强度与塑性的协同提升极具挑战。我们开发的材料在500℃下拉伸强度达280兆帕,抗压强度340兆帕,同时保持15-18%的延伸率。"
科研团队通过构建双峰微观结构突破技术瓶颈。无机纳米材料中心物理数学副博士安德烈·马特维耶夫解释道:"我们创新设计的微观结构包含微米级和亚微米级铝晶粒,这些晶粒被Al/Al2O3强化框架包裹,所有结构组分均控制在20-50纳米范围内,有效解决了传统复合材料强度提升导致塑性骤降的难题。"
校长阿列夫京娜·切尔尼科娃指出:"作为俄罗斯材料科学领域的领军机构,MISIS大学通过'优先2030'国家计划,致力于大幅缩短特种材料研发周期,推动先进制造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我校科研团队长期深耕汽车与航空领域新材料研发,这些领域现已成为国家战略重点。由施坦斯基教授领衔研发的新型铝基复合材料,将为工业界制造高强度部件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