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主要结论:近年来,全球宏观变局加速演进,尤其是2024年海外超级选举年叠加大国博弈地缘乱局进一步冲击国际经贸关系。东西方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裂痕加深,全球经贸秩序遭受冲击,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与安全治理遭遇现实主义威胁。面对危机、冲突甚至战势升级,灰犀牛临近黑天鹅乱舞冲击着各国产业链安全,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从合作到竞争到对抗,关键性产业链科技竞争加剧、资源品面临大国之间供应链争夺,不断出现一系列突发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大宗原料经贸重塑与供需错配。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加征钢铝关税的举措引发了诸多关注。
当地时间2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将于10日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他还将在11日或12日宣布大规模新的对等关税,即征收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同等额度的关税。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同时表示,相关要求“没有例外和豁免”。此前,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对进入美国的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入美国的铝征收10%的关税,后来给予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和英国等贸易伙伴免税配额。
近年来,全球宏观变局加速演进,尤其是2024年海外超级选举年叠加大国博弈地缘乱局进一步冲击国际经贸关系。东西方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裂痕加深,全球经贸秩序遭受冲击,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与安全治理遭遇现实主义威胁。面对危机、冲突甚至战势升级,灰犀牛临近黑天鹅乱舞冲击着各国产业链安全,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从合作到竞争到对抗,关键性产业链科技竞争加剧、资源品面临大国之间供应链争夺,不断出现一系列突发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大宗原料经贸重塑与供需错配。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加征钢铝关税的举措引发了诸多关注。
一、美国对华钢铝关税政策变动回顾
1.钢铁
2017年——232调查启动:2017年4月20日,美国商务部应总统要求,对进口钢铁产品启动232调查。
2018年——加征关税: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对进口钢铁产品征收25%的关税,这一政策于2018年3月23日正式生效。
2024年——关税提高:2024年上半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宣布对包括钢铁、铝产品在内的多种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其中,钢铁产品的关税从0-17%提高到25%。
2025年——全面加征关税:2025年2月1日,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同时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该政策原定于2025年2月4日生效。在关税生效前夕,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政策进行了调整,给予两国30天的缓冲期,但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保持不变。
再次宣布加征:2025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加征25%的关税。
2.铝
2018年——232调查关税: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进口钢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全球性关税,随后,加拿大、墨西哥、欧盟和英国等贸易伙伴获免税配额,但中国未获豁免。
301关税加征: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根据“301调查”指控中国存在强制技术转让等不公平贸易行为。约3,600亿美元中国商品被加征关税,其中铝及其制品(如铝板、铝管、铝箔等)被纳入清单,税率从10%逐步提升至25%。
2024年——301条款关税调整:美国白宫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生效时间从2024年到2026年不等。
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24年9月2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型材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中国享有单独税率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均为4.25%,不合作企业倾销率为376.85%。同时,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型材作出反补贴终裁,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税率为14.56%-168.81%。
2025年——全球性关税加征:2025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铝征收25%关税,该政策适用于来自所有国家的铝进口。
二、新政策落地,影响几何?
1.政策不具备区域针对性
从关税政策实施的范围来看,此次对于钢铁和铝的加征关税适用于所有国家,并不具备区域针对性,因而整体影响可控,后续关注政策的适用范围是否会如2018年类似,出现个别地区豁免的进一步调整。
2.美国:短期内将直接影响进口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较高,需求结构变化、政策限制以及技术发展缓慢等因素影响,美国在原铝生产环节的竞争力显著下降,近10年来,原铝产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自身铝产量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量,因而对原铝、废铝进口均有一定的依赖度。短期内,加征关税政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将显著提高美国进口铝及相关产品的成本,并带动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上涨。而长期来看,政策则是出于振兴本国产业考虑,将带动投资增加、产业回流。
3.中国:铝材及铝制品出口需求或出现负反馈
从加征关税的直接影响来看,由于中国对美国钢铝直接出口占比极低,政策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2024年,中国累计出口钢材11071.6万吨,同比增长22.7%,但出口到美国的占比仅为0.8%,较2023年进一步下降。铝材方面,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铝材总量占国内铝材总出口量的4.5%,且主要集中在铝板带箔、铝型材等产品。
尽管直接出口影响有限,但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影响中国钢铁和铝的下游产品出口。例如,工程机械、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美出口可能因关税提高而受限,进而影响钢材和铝的间接出口规模。此外,中国对美转口贸易可能因关税政策而被迫缩减。2024年,越南对美钢材出口增长143%,成为美国钢材进口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中国对越南的大量出口或也成为了越南对美出口大增的关键驱动。
以铝为例,从全球铝产业格局来看,中国是铝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原铝生产量位居首位,产量占比近60%,远超第二位占比6%的印度,其次为印度、俄罗斯和加拿大。中国是电解铝净进口国,美国的原铝进口也主要依赖于加拿大,因而对铝加征关税对于中国原铝的出口需求影响并不大,但由于中国铝主要以加工后的铝材及铝制品的形式出口,其出口需求将在关税压力下出现负反馈,从而传导至铝价。
具体而言,美国铝材的最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加拿大,其次为中国和墨西哥,据UNComtrade数据,2023年美国自中国进口铝材6万吨,占其进口铝材的12%,前五大铝制品进口来源国为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印度、哥伦比亚,其中中国占比达36%。在我国的出口格局中,铝材年出口量维持在500万-600万吨,约占产量的12.85%。2023年,墨西哥成为我国铝材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其接收的铝材量占我国铝材总出口量的9.6%,位列二、三位的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占比4.6%和3.8%。综合来看,出口至北美自贸区的铝材量占我国铝材出口总量的18%。
在近年来美国对我国铝及铝材的关税政策及各类反倾销调查压力下,我国铝直接出口至美国的数量已经出现下降,并逐渐通过出口至墨西哥、加拿大等第三国,进而通过转口贸易的方式进入美国。因而,美国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的行为将影响到此前未在关税影响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从而间接影响到中国钢铝的需求量。
4.贸易摩擦或加剧,放大产业链潜在冲击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钢铝贸易流向及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分配将在关税政策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出口贸易型企业的经营状况首当其冲。美国对全球钢铝征收高关税,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效仿或贸易保护主义的连锁反应,导致全球贸易环境恶化,中国钢铝企业在其他市场也可能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和摩擦,增加了出口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中国钢铝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的不稳定。例如,上游的铁矿石、氧化铝等原材料供应商可能因需求下降面临销售压力,下游的汽车、机械制造等用钢铝行业也可能因成本上升、订单减少而调整生产计划,对整个产业供应链造成冲击。美国是全球重要的钢铁和铝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加征关税后,中国钢铝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大幅增加,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量可能减少。部分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订单量下滑,产能利用率降低,进而影响企业的营收和利润。
5.铝价何去何从?
随着最新关税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未来钢铝价格也将呈现阶段性变化。短期来看,美国加征关税将推高国内钢铝价格,增加下游产业如汽车、建筑、家电等的成本,最终传导至终端消费者,进一步推高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从2018年到2021年,美国进口和国产钢材与铝材价格分别上涨约2.4%和1.6%,下游产业每年的生产价值平均减少34亿美元。长期来看,全球钢铝供应链将加速调整。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虽享有部分关税豁免,但仍面临严格的配额限制。欧盟、日本等经济体可能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对美国的大豆、飞机、半导体等商品加征关税,加剧贸易战风险。此外,美国国内制造商将不得不承担更高的价格,可能导致需求放缓。
长期而言,则需要观察全球钢铝市场的资源及贸易流向的重新调配,若供需失衡的状况能得到有效缓解,则有望使得价格逐渐企稳,若全球贸易战进一步升级,贸易摩擦加剧,在风险溢价以及需求的共同作用下,钢铝价格的波动性或也将进一步放大。
整体而言,短期内钢铝价格将继续上涨,但长期来看,需求放缓和供应链调整可能导致价格回落。全球钢铝市场将进入一段高不确定性和高波动期,各国需加强合作与对话,以稳定市场预期。
三、企业不断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应对外部挑战
面对动荡的市场外部环境,相关企业需要通过不断调整市场战略和自身定位,以应对越来越多的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向高端产品领域转型,减少对低附加值、高能耗产品的依赖。加速市场多元化:积极开拓其他海外市场,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分散贸易风险。注重内部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