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6月1日,C919国产大飞机执飞的首个跨境商业包机从香港起飞后,于15时54分抵达上海。首航一年来,C919大飞机累计执行航班逾2000班、总计商业运行飞行时间超6000小时、承运旅客近30万人次、航班平均客座率近80%。
C919立项开始,中铝集团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铝)就承担了国产大飞机用铝材的研制生产任务。目前,C919所用铝材中,50%以上出自这家企业。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西南铝,是中铝集团所属的核心铝加工企业,有熔铸、压延、锻造、挤压和事业部5个主要生产厂,主要生产高端铝及铝合金板、带、箔、管、棒、型材及锻件。
“上天、下地、下海的‘国之重器’需要的高端铝合金材料,我们什么都能够干,这是我们企业的特点,也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西南铝党委书记、董事长黎勇说,很多大客户和西南铝长期合作,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西南铝成立于1965年。近60年来,西南铝自主研发的高质量铝合金产品多次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装饰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过,一段时间以来,作为“老三线”国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西南铝在体制机制方面的不足,制约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2018年成为“双百企业”之后,西南铝一方面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轻量化改革,一方面深化机制改革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始后,西南铝继续以成为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的现代新国企示范为目标,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把改革推向深入,让企业轻装上阵。
化重为轻,让老铝业走上了新“铝”途。
2022年,西南铝实现营业收入314.7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实现利润总额6.27亿元,比2020年增长了近5倍。在“双百企业”考核中获评优秀。
2023年,面对量价齐跌、出口受阻等严峻挑战,西南铝以转型拓市场,向改革要效益,重点产品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总额6.3亿元,超额完成利润计划指标。
把握轻量化趋势
西南铝建成投产后,先后为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长征”系列火箭、“天宫”系列目标飞行器、“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探月卫星、“天眼”、国产大飞机、C919等数十项航空航天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提供了上千个品种的高性能、高品质关键铝材。
西南铝建成投产后,先后为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长征”系列火箭、“天宫”系列目标飞行器、“神舟”系列飞船、“嫦娥”系列探月卫星、“天眼”、国产大飞机、C919等数十项航空航天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提供了上千个品种的高性能、高品质关键铝材。
西南铝成功研制出重型运载火箭用直径10米级铝合金环件。
近期,为拓展市场应对竞争,西南铝顺应汽车轻量化趋势,不断开发附加值更高、门槛更高的铝制汽车板等产品。
“里程焦虑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瓶颈。铝的密度只有钢铁的1/3左右。整车减重的背景下,汽车厂商对单价相对较贵的铝制汽车板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西南铝副总经理蒋程非说,近两年西南铝汽车板销量几乎每年翻一番,预计2024年销量为6.5万吨。
此外,西南铝还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壳等结构件产品,2024年销量预计8万—10万吨。如果把航空航天等产品算进来,西南铝在轻量化替代领域产品的比重约为30%,在国内市场份额中处于优势地位。
“把握趋势的前提是及早布局。”蒋程非举例说,西南铝早在2010年就开始研发汽车板等产品,如今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目前,西南铝已完成上汽、蔚来、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以及金康汽车等多家汽车厂的材料认证,产品已经应用在多个合资、国产新能源汽车上,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
着眼未来,西南铝进一步加大了LL合金产品攻关力度。
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之一。LL合金在实现减重10%—15%的情况下,可以提升强度10%,而且能够更好地吸收能量,减少交通工具在极端情况下对人的伤害,被认为是航空航天最理想的结构材料之一。
不过,由于锂金属过于活泼,加工成型难度很高,之前我国的锂铝合金全部依赖进口。
2019年,西南铝联合有研集团,组建了先进LL合金材料技术联合实验室。几年来,西南铝已先后研制开发出三代LL合金产品,实现了航空航天装机应用。
“今年,我们将成为国内首家LL合金量产的企业。”蒋程非说,这在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实现航空航天乃至低空飞行器等产品进一步轻量化发展的同时,也将为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抢占国内商业航天市场,拓展更多客户。”
今年1—5月,西南铝的铝加工材产量同比增长29%,销量同比增长28%。在高附加值产品中,预拉伸板、船板、汽车板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9%、38%、136%,均创下单季新高。
随着高端化产品的供不应求,西南铝加快实施产能提升项目。其中包括高性能宽幅合金板带生产线项目、中厚板增产扩能项目等6个子项目。预计建成后产值达150亿元,产能达100万吨,实现再造“西南铝”。
打造轻量化员工团队
铝加工企业是重资产型企业。漫长的发展历史,相对偏僻的位置,曾经给西南铝带来了不小的历史包袱。与行业中的新企业、民营企业相比,西南铝显得有些步履蹒跚。
成为“双百企业”之后,西南铝积极把握试点契机,持续推进各项改革,企业在市场中的脚步愈加轻快。
比如,在完成1.1万户“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职工医院改制重组和厂办幼儿园、退休人员管理移交、厂办大集体改制的基础上,2023年将主办的重庆冶金成人学院移交地方,终结了企业办社会的历史。
“生是企业人,死是企业鬼”的观念曾经在西南铝的干部职工心中根深蒂固。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人浮于事的情况也不少见。
西南铝协同科研人员在用新技术检测铝合金锻环内部质量。
近几年来,西南铝把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作为推进企业真正按市场化运营的主要抓手,进行了深入实践和总结,员工队伍明显瘦身,干事效率有效提高。
“企业首先就要发好钱。钱发不对,大家积极性就上不来。”西南铝副总工程师王剑此前曾任熔铸厂厂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熔铸厂推进了全面量化改革。
所谓全面量化,就是让所有岗位的工作可衡量、可考核,直接与产品数量和质量挂钩。对于不太容易量化的,比如设备维护、职能部门,熔铸厂也各有应对之策。
“打个比方,设备维护小组5个人,会根据业绩付考核工资。工资能否全额拿到,取决于设备运行状况。”王剑说,职能部门则分别与几个主要生产车间挂钩。“车间要是干得不好,说明职能部门支撑不到位。反之亦然。”
2017年,熔铸厂产量为29.6万吨,2021年达到了44.46万吨。“人数减少100多,关停一条老旧产线,实际产能从设计值的70%上升到了110%。”王剑说,5年间员工收入增幅50%。
量化改革之后,熔铸厂又推进了人事改革。在区域工种合并的基础上,全员重新定岗定员,减人不减薪。
原来熔炼和铸造环节分工很细,专岗专人。上下游环节之间容易推诿扯皮。“现在把熔炼工、配料工整合在一起,机加工、均热工整合在一起,电工、钳工、仪表工整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少用工数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个人收入。”王剑举例说,原来分工很细,可能一天只干6个小时工作,每月工资四五千元;现在每天8小时干满,每月工资七八千元已是常态,高技能等骨干人才月工资更是上万元。
西南铝改革改制部综合主管彭毅荣说,在熔铸厂探索的基础上,西南铝从2020年也开始推进全面量化考核。“西南铝整体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也有了较大提升,2023年同比2021年增长了81.8%。”
在对熔铸厂等内部试点单位实践基础上,西南铝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
“一是要注重改革举措的顺序,全面量化是其他改革的基础;二是要注重改革政策的精准,不了解生产环节的特点就制定不出来科学方案;三是要尊重人性,改革要让大家有及时的获得感。比如有些奖励就要一月一发。”黎勇说。
目前,西南铝针对生产单位、经营单位和营销、技术不同业务系统价值创造特性,分类建立“1项主指标+N项个性化指标”的差异化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一人一表、一月一考的全员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薪酬占比70%以上。
建设轻捷化干部队伍
包括经理层在内的各级管理者在各级企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从“双百行动”之初,西南铝就把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作为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的“牛鼻子”。
2021年9月,西南铝已经完成全级次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2021—2022年,经理层成员绩效年薪增幅超过20%的有24人次,降幅超过20%的有4人次。彭毅荣说,为促进市场化用人机制穿透覆盖,2023年西南铝将二级单位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和不胜任退出纳入党建考核。2023年西南铝中层干部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比例7.14%,新聘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比例50%,全级次企业覆盖率100%。
在此基础上,西南铝还进一步选择了在3家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子公司实施了职业经理人改革。2022年,首轮任期届满的2名子公司经理层成员因任期内年度考核排名靠后退出原岗位。
西南铝公开竞聘压延厂、挤压厂副厂长现场
精密加工公司由西南铝所属的精密压铸等三家困难企业合并而成,主业是对西南铝生产的铝材料进行涂装、剪切等精深加工。
“我们是要独立面向市场的,而且这一领域竞争非常激烈。”西南铝精密加工公司副总经理熊桂华说,为了激发企业发展活力,2019年,西南铝在精密加工公司率先探索了职业经理人试点。
“经理层成员签署的是3年任期合同,人事关系全部放在当地的人才市场。”熊桂华说,3年完不成指标,就不是降职减薪,而是失业了。
当然,风险和收益对等。如果效益好,精密加工公司的经理层团队可以拿到与西南铝集团领导一样的薪酬,甚至更高。
压力出奇迹。6年来,精密加工公司开发出了新能源汽车电容、特种电缆等新产品,牵头完成了两项国家标准、三项行业标准,不仅拓展了全新市场,也巩固了行业地位。
熊桂华说,改革之后,精密加工公司从上到下的市场意识都在深化。比如,作为一家只有150人的小企业,精密加工公司在研发新产品时,首先了解市场需求,其次以市场化方式有机整合包括西南铝在内的各方面资源共同研发。“差不多每两年一项新产品。”
2019年,精密加工公司利润为172万元,2021年达到1148万元。因此,精密加工公司对原经理人团队进行了续聘。“这3年,我们也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熊桂华说。
2020年,西南铝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机电公司)也进行了职业经理人试点。
机电公司原来负责西南铝的设备检修和安装,全部业务来自内部,市场意识淡薄。“改革后,西南铝给我们制定的3年奋斗目标是实现1000万元利润,说实话我们想都不敢想。”机电公司财务总监赵颖说。
为了支持机电公司发展,西南铝将其注册资本金从1000万元增加到4000万元。“这下我们欠集团的债务抹掉之后,还有780万元的启动资金。”
因为没有了后路,机电公司在做强传统主业的同时,利用设备优势开发了一系列铝材深加工产品。“精密加工形成的仍然是材料,我们做出来的是产品,比如C919的窗框等。”赵颖说。
人努力加上天帮忙,机电公司面貌焕然一新。
赵颖说,2019年企业利润为90万元,2023年达到了1600万元;劳动生产率从2019年的15万元提高到2023年的31.8万元;资产负债率从78%下降到了30%;人均收入从7.8万元增加到了9.7万元。
铝加工行业的周期性很强。疫情暴发初期,铝价上行了一段时间。后来随着全球供应链恢复正常,加之国外推进的供应链“去风险”,导致国内出口大幅下滑,铝价明显下跌。
“竞争激烈,那就更需要‘锻炼身体’。行情好要比谁活得更好,行情差就要比谁撑得更久。”蒋程非说,目前西南铝每年有几百人退休,在人员净减少的情况下,企业营收、利润保持了稳健势头,证明在改革的推动下,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电话 | 暂无! | 手机 | 暂无! |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
电话 | 暂无! |
---|---|
手机 | 暂无! |
联系人 | 暂无! |
地址 | 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