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矿业大佬眼中的全球矿业

|
2016年09月30日 08:45:33
|
32785 浏览
|
【铝博士网】当前,全球矿业仍处在深度调整中,面对矿业周期波动,如何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是矿山企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第18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国内顶尖矿业企业的负责人纷纷登台,畅谈各自对矿业形势的判断和应对预期。

  当前,全球矿业仍处在深度调整中,面对矿业周期波动,如何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是矿山企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第18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国内顶尖矿业企业的负责人纷纷登台,畅谈各自对矿业形势的判断和应对预期。

  中国铝业公司党组成员刘祥民:企业要增强有效供给

  从当前市场行情来看,大宗矿业商品市场振荡波动,虽然近期铁矿石价格涨幅较大,但依然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大宗矿产品铜、铝、煤炭价格依然处于底部,全球经济复苏尚需时日。

  虽然全球经济下滑,中国增速放缓已经成为新常态,但我们还是欣慰地看到,经济回暖在继续,矿业蕴藏着机遇。中国因素始终是世界矿业的压仓石,要坚定信心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属矿业产品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对于大宗矿产品的需求还处于增长期。按照市场需求预测以及“十三五”发展规划,今后数年,钢铁、铝、煤炭、铜等金属和非金属的诉求量、产量仍然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因此世界矿业将会因为中国需求而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同时对外投资也会因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矿产资源重组得到强劲的持续增长。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付诸实施,势必会影响沿线国家矿业及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这将成为全球市场需求新的增长点。

  此外,国际新兴市场发展拉动世界矿业增长的作用凸显。近年来东盟和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力量,东盟已步入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印度也将进入经济起飞的阶段,上述国家和地区承接中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迹象已经呈现。

  面对诸多挑战,企业要主动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目前,虽然矿业市场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在供给侧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大型矿业公司要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进行新的战略布局。一些主要资源国认识到,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是提升经济的有效办法,纷纷调整矿产资源战略和政策,政策利好增强。全球矿产资源获取不再集中于某些区域,矿产资源的供应将更趋于多元化。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出现了回暖,出现较大幅度的攀升,为行业的发展迎来了喘息的机会。并且,汇丰银行、摩根大通、瑞信银行等多家国际投行普遍看好未来的金价,这对于黄金行业来说是一大利好。

  尽管近期金价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但仍然处于低位,黄金行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仍然是严峻和复杂的。黄金行业资金压力、成本压力、效益压力不断加大,主要黄金企业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资金流趋近、负债率上升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应对市场风险,促进黄金消费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这种背景下,黄金企业都在积极调整发展战略,转变生产经营的策略。

  一是推动黄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黄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建设大矿山、大基地,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取缔污染环境、安全生产不达标的小金矿,进一步强化以大型黄金集团为主导、大型黄金生产基地为支撑的黄金开发格局,不断增强中国黄金产业集中度。加强境外开发,鼓励黄金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黄金矿业公司。

  二是推动黄金产业技术升级。挖掘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加强横向联合,加强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为黄金企业向多金属多元化经营转型,向黄金精深加工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延伸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科技创新共享度,切实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合作,利用好国际科技资源,推动跨国产学研的合作,着重重大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三是推动黄金产业融资方式升级。黄金企业面临现金流趋紧,负债率上升,传统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黄金行业发展的诉求。充分发掘黄金的信用功能,摸索新型产融结合发展之路,是黄金企业实现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黄金具备金融属性和货币属性,黄金产业具有产融结合的天然优势。当前,我们应该积极创新融资方式,量身打造黄金企业的财务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租赁公司等平台,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使存额收益最大化,融资成本最小化,使金融业务为黄金产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是推动黄金产业消费模式升级。加强与高新技术和互联网融合,实现黄金消费产业的转型升级,抓住国际战略机遇,补齐行业发展的短板,在黄金产品创意设计、精细加工、品牌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研发出更多的消费者青睐、工艺质量精湛、附加值高的黄金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创造新的黄金需求,实现黄金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升级。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有喜:煤炭行业须向集约绿色发展转变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煤炭市场持续波动下行,产能过剩,煤炭价格大幅度下跌,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越来越大。煤炭经济如何保持稳定的运行,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是所有煤炭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未来,煤炭行业必须推进供给和消费革命,实现由粗放高耗增长向集约绿色发展的转变;打造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的矿井集群,提升煤炭开采集中度和效率,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实现黑色煤炭的高效集约和低碳生产;实现深度融合的煤电一体化;建设大容量、高产出、超低排放的电厂;实现煤电深度融合、互补共赢的发展局面;建设高科技、高效益、高品位的循环经济园区;提高产品的加工转化水平和附加值,将成本的优势转化为产业链的优势,推动企业由过去简单粗放向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彤: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加快转型发展

  全球经济尽管进入新的复苏周期6年有余,但是内生增长动力依然薄弱,未来面临多种风险因素。

  目前,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达到了极致:主要国家先后将政策利率降至零附近,进而推出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部分国家甚至实施了负利率,打破了长期以来名义利率零下界的理论共识。然而,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大幅度下降。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减弱,欧元区和日本通缩压力加大,在今年7月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全球的经济决策者们不得不承认,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够实现平衡增长。

  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风险居高不下,货币政策宽松受到内外目标双重制约。巴西、俄罗斯等国先后陷入危机的边缘,债务负担高起,商品价格低迷,融资条件偏紧,严重制约着经济复苏进程,短期内经济难以大幅回升。目前,中国经济身处转型调整期,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不断下行,原材料需求持续萎缩,大部分商品面临较大的产能过剩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国际矿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全球矿业经营形势严峻。2015年下半年,主要国际矿产品进一步大幅下挫。今年上半年,受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和产能调整预期的支撑,大部分商品价格有所反弹,但是原油和铁矿石、铜、铝价格较去年同期仍是下降的,而煤炭、钢材、锌的价格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全球最大的40家矿业公司净利润从2014年的500亿美元变为2015年亏损270亿美元。40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由2014年底的将近8000亿美元,下降到2015年底的4900亿美元。全球矿业企业普遍收缩资产、调整业务、压缩支出,2015年资本支出规模同比下降34%,预计2016年进一步下降20%。

  中国矿业企业面临需求低迷和盈利下滑的压力,进入加速去产能阶段。中国采矿业PPI同比下跌连续超过4年,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由2011年最高超过1.1万亿元,下降至2015年的2000多亿元;采矿业资本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由2003年至2013年平均17.9%和10.2%下降到2015年的2.8%和1.7%。2016年上半年,煤炭、粗钢、铁矿石和原油产量同比下降9.7%、1.1%。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接近20%,其中黑色金属采矿业和煤炭采矿业同比降幅分别达到31.2%和34%。

  下一步要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加快矿业企业转型发展。改变资源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中长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要以市场价格机制和严格的节能环保标准,推动落后产能淘汰;要适应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发展,加快矿产品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推动勘查、开发重点由大宗矿产向战略性新兴矿产转变,弥补稀有和新兴矿产品的短板,分享新经济发展的红利;加快矿业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能源清洁利用程度,推动矿业生产服务信息化、智能化,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加快矿业生产服务综合化、国际化、一体化,构建矿业发展新业态,提升中国矿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翁占斌:中国黄金矿业必须走国际化之路

  黄金行业过去十多年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动力是资本。中国黄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基本上与资本市场进行了对接,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所以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二动力是资源。2015年底,我国已经查明的黄金资源量是1万吨,实现连续12年增长,黄金资源量跃居全球第二。10多年中,资源并购也是非常活跃,解决了钱到哪里去的问题。第三动力是技术。“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型黄金矿企在科技投入方面均达到20%以上,解决了很多技术瓶颈问题,推动了中国黄金产业的快速发展。第四动力是产业政策和行业形势。行业形势和产业政策是过去十多年黄金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从2002年到2012年,黄金价格快速增长,涨幅超过了6倍。过去10年间,国家对黄金行业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改革开放的红利政策。第五动力是产业发展差距。中国是产金大国,但不是产金强国,这在黄金行业快速发展期间积累了一些矛盾,如,企业成本高、负债率高,形成垃圾资产、有毒资产;技术装备水平偏低;管理方式粗放;选冶技术瓶颈有待提高;生态安全环保承载力薄弱。

  中国黄金行业未来发展的新动力在于:一是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山不仅是环保问题、生态问题,更是低碳、技术创新、综合利用等等,是生态链的问题,绿色矿山建设是未来黄金企业的一个通行证。二是行业重组整合。目前,黄金行业集中度低,造成资源错配,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实现行业重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三是自动化、智能化矿山建设。与海外国际矿业公司相比,国内的产能还很低,还没有做到自动化采矿、自动化选矿等。四是国际化。中国黄金矿业必须走国际化之路,以此来实现黄金资源配置国际化,黄金产业装备技术国际化,人才队伍国际化,融资方式国际化。(刘晓慧)

铝加工微信.pn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