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市场化环境治理成主体 两部委鼓励多元投资

|
2016年09月29日 16:19:02
|
11289 浏览
|
【铝博士网】9月29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印发《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旨在加快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多优质生态环境产品。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印发《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旨在加快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多优质生态环境产品。
  意见提出三大目标,包括市场供给能力增强、市场主体逐步壮大、市场更加开放。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基本满足环境治理需要,生态环保市场空间有效释放,绿色环保产业不断增长,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环保产业产值超过2.8万亿元。培育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打造一批技术领先、管理精细、综合服务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国际化的环保公司,建设一批聚集度高、优势特征明显的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和科技转化平台。到2020年,环境治理市场全面开放,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环境信用体系基本建立,监管更加有效,市场更加规范公平,生态保护市场化稳步推进。
  意见提出,要推行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在市政公用领域,大力推行特许经营等PPP模式,加快特许经营立法。在工业园区和重点行业,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积极推广燃煤电厂第三方治理经验,研究发布第三方治理合同范本。创新林权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植树造林。
  意见还鼓励多元投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能由市场提供的,都可以吸引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大林业、草原、河湖、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带动力度,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生态建设项目中,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牧场)、民营林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参与投资生态建设项目。
  据东方证券研报显示,在目前全国PPP项目库中,环保及公用事业类项目(含水利建设)达到了3194个,占全部项目的34.4%,是项目数量最多的领域;项目对应总投资额达到1.81万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17.05%,仅次于交通运输领域。
  “十三五”以及未来的10-20年,我国将围绕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三大领域的重点整治,投资主线从减排转向治理。从测算看,“十三五”水、气、固废三大领域的原有业务模式将继续保持20%-30%的增速,而水环境、海绵城市、土壤修复将带动1.5万-2万亿的投资,年投入3000亿-4000亿元为环保投入增量。加上传统业务2015年环保投资体量5000亿的基础上每年保持25%的增长,环保行业年投资体量将从4000亿-5000亿上升到1万-1.5万亿。

QQ截图20160808170344.jp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