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供给侧改革启动“有色部队”悄然反弹

|
2016年05月26日 09:21:08
|
19193 浏览
|
  【铝博士网】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一个重点和难点是化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昨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将有助于修复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失衡的供需关系。在改革压力相对较小的有色金属市场上,供给侧改革已经悄悄拨动投资时钟,在价格运动中,企业对衍生品工具的运用有助平抑价格波动风险、提升供给侧改革效率。

  供给侧改革启动

  “有色部队”悄然反弹

  在美元压制及供需过剩的情况下,去年年底,沪铜、沪铝、沪锌、沪铅分别在33110元/吨、9650元/吨、11770元/吨、11645元/吨附近创出本轮熊市新低。

  今年以来,在市场人士讨论底部在哪里的时候,有色金属悄然展开一波中级攻势,截至昨日,沪铜从本轮价格低点已反弹7.2%,沪铝反弹25%、沪锌反弹23.4%、沪铅反弹8.6%。沪锡也从上市以来价格低点反弹了21.5%,而沪镍在下跌后维持微幅波动。

  截至昨日收盘,沪铜、沪铝、沪锌、沪铅主力合约分别报收35490元/吨、12065元/吨、14525元/吨、12650元/吨;沪锡主力报104690元/吨;沪镍在66820元/吨一线整理。

  以锡为例,国际锡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崔琳指出,锡在所有金属品种当中是最小的一个品种,其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去年3月份沪锡期货上市以来,交易量较好,尤其是今年1月份以来的上涨走势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关注。“总的来说,这一波1到5月份的价格上涨,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减产、减库存。”

  从基本面来看,崔琳表示,通过对比锡和其他品种,锡在2015年产量同比减幅是基本金属品种中最大的。2016年整个锡市场产量减幅预计同比在5%、6%,在基本金属品种中比较突出;另外,从库存来看,今年1到4月份,锡的库存减幅也相对较大,尤其是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最低到3000、4000吨的水平,是过去几年中的最低水平。

  从LME锡交易和基金机构的数量来看,今年1月份之后,基金对这一品种的参与度明显提升,仅次于锌。“基金经理的净多投投寸数量所占比重较高与这波锡价上涨有密切关系。”崔琳说。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各大券商研报中已经纷纷将有色金属板块列为资产配置的热门标的。有意思的是,几乎与有色金属期货价格启动上涨趋势同时,同花顺数据显示,A股有色冶炼加工板块也出现了稳定持续的上涨。今年1月28日以来,该板块已经累计上涨30.7%,远远甩开同期沪深综指7.2%的涨幅。

  回顾这轮价格攻势启动的背景,去年以来,逐步推进的供给侧改革政策,正逐步从平衡供需的层面影响价格,有色企业有望走出泥潭。

  在此之前,2001年,中国十种常见有色金属产量仅为884万吨,而2015年达到了5090万吨,增幅近6倍,有色金属的产量、消费量和贸易量连续14年均排列全球第一。

  江西铜业集团副总经理吴育能表示,在投资驱动下,前十多年来,各地的盲目投资和扩张造成了大量的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激烈,企业经营形势非常严峻。根据有色协会统计数据,2016年一季度8538家规模以上有色行业亏损面为27%,超过了1/4。其中铜矿采选亏损面积为40%,铅锌矿采选亏损面积也达到30%,若价格继续走低,亏损面积将进一步加大。

  这波反弹最显著的铝价已经对此有所体现。市场人士认为,供给侧改革将对具备行业整合能力、但长期受制于去产能和整合阻力的行业龙头带来显著边际改善。其中,电解铝需求弹性将率先恢复,同时作为首批规划的五个去产能重点行业之一,率先受益。

  有色产业转型的“期货抓手”

  去年以来,有色行业采取限产减产措施的动作频频见诸报端:稀土集团限产保价,中国主要锌冶炼商联合减产,中俄联手减产铝产品等。在政策新驱动和价格波动中,有色企业在转型阵痛、涨价甜蜜中也面临着新的不确定性。

  对此,吴育能认为,企业可从四方面进行应对。

  一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关停高能耗、高成本产能,压减亏损产能。例如,铜冶炼厂企业2016年初就率先积极响应了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号召,决定联合减产35万吨精炼铜;若价格继续承压,不排除进一步削减亏损产量。

  二是降本增效、提质增效。截至2015年,江西铜业共获得授权专利942项,在将资源吃干榨尽的同时,更是提高了生产率及产品质量,将成本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三是抓紧资源布局,补资源短板。长期以来,中国有色金属的原料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且依赖现象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2015年铜精矿自给率从2012年的44.4%降到了32.5%,在国内矿山大面积亏损情况下,这一指标或将继续走低。

  四是利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矿山。由于对外收购矿山的周期长,资金占用大,不可抗力因素较多。而利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矿山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国内企业应该研究运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矿山的可能性和操作策略。

  “伴随着有色行业商品保值业务的扩张,期货交易量大幅增长,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为有色金属在国际市场的定价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其中,现货经营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吴育能表示。

  反过来,从期货服务实体角度观察,新湖期货董事长马文胜表示,在供给侧改革转型过程中,企业可借助期货工具实现四大效果。

  首先,企业可利用期货市场进行战略管理,通过对期货市场价格趋势性波动的研究,帮助企业在战略上决定库存管理、原材料定价管理,以及扩产、减产等一些大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其次,企业可通过期货市场可以进行定价管理,组合出多种贸易定价模式,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如,有色金属行业的企业与下游在进行贸易定价的过程中,以期货市场为基准价,加减升贴水后进行贸易定价或者是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做周均价、月均价的采购合同,使企业定价更加透明。第三,企业可利用期货市场进行敞口风险管理,很多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对冲现货市场的风险敞口,对内部现货进行敞口管理,做的都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在产能过剩的环境下,通过对现货的敞口管理,在内部逐渐形成产品保值、原料保值、库存保值等,即便大宗商品的价格不断下跌,仍然可以保证利润的实现。第四,企业可利用期货市场进行规模管理,因为国内较多实体企业的经营模式均是在利润比较稳定的前提下,以规模带动流动性,再以流动性促进规模;但随着近年来加工利润、贸易利润的减少,规模越大的企业面对的成本和风险越大。而定价模式的多样性以及期货远期合约保值手段的利用,可提高现货的经营规模。

  “在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后,使得企业的经营更加稳定,并在稳定的过程中,在不减少产能的前提下实现规模管理。”马文胜说。

  下一个牛市还有多远

  在经历了5年大宗商品熊市之后,如何把握拐点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经济学中对商品的基本分析方法即供需——投资时钟:需求疲弱导致价格下降,之后供给下降,再之后需求恢复,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增长。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供给侧改革措施可能会加速周期新阶段的到来。

  对于近期有色金属价格的涨势,崔琳表示,前一段时间有色金属价格经历了一个比较大、比较快的涨幅,这一段时间又有一些调整。就锡来看,近两个月,伴随着消费淡季的到来,可能使价格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是预计跌幅不会太大。

  “从整体需求来看,目前过剩情况并没有得到完全改善,可能有一些好转,但这是暂时性还是趋势性的变化,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困难时期可能还没有过去,因而在价格上也不会有很大的突破。”崔琳说,供给侧的变化将是影响锡价的长期因素,现在锡市场的库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如果将库存和消费量做比较,周供应量大概只有5到6周。未来几年,随着库存不断被消耗,包括产量水平的限制,其周供应水平还会继续下跌,基于此,未来几年锡价表现应该比较乐观,预计到2020年,锡价还有可能重回3万美元左右的水平。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