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王小康:深耕节能环保 建设美丽中国

|
2016年04月02日 11:08:03
|
21306 浏览
|
3月27日下午,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报告》杂志社主办,国资委信息中心协办,联合十几家媒体平台推出的“对话新国企 加油十三五”系列网络访谈迎来了第三场嘉宾,访谈主题为“建设美丽中国,履行‘绿色责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对话人民网主持人许博,带来了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的答案。
   【铝博士网】3月27日下午,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报告》杂志社主办,国资委信息中心协办,联合十几家媒体平台推出的“对话新国企 加油十三五”系列网络访谈迎来了第三场嘉宾,访谈主题为“建设美丽中国,履行‘绿色责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对话人民网主持人许博,带来了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的答案。

  中国节能:你呼吸的空气、引用的水都与这家企业有关

    中国节能作为一家央企,长期以来致力于环境保护、致力于清洁能源、致力于资源循环利用和致力于节能服务。我们主要从事着这四个业务方面的投资与运营。在这个方面,可以说现在有很多我们的员工正在为我们的环境做着贡献。

    这几年来,或者十几年以来,我们的环境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环境污染的情况仍然十分严峻,十分严重,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我们对环境污染的现状的重视程度、致力于污染的决心和措施比过去越来越大,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和成绩,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治理污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未来的路还要走很长时间。

    行业:王小康眼里的环保行业发展现状

    去年,我曾经说过这么四句话,我想再重复一下:不要低估我们现在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不要低估我们广大民众、老百姓对污染的怨气;不要低估未来治理污染的艰巨性;不要高估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今年,我们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我想再一次提出,还要坚持这样的看法,既不要过高的估计我们的成绩,也不要过低的估计我们现在做的事情。现在情况仍然十分严峻,不要改变我们的态度。

    一方面十二五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比如,我们在十二五期间降低了煤炭的消耗8.3亿吨。另外,十三五我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奋斗目标。我们测算过,要实现十三五降低能耗,我们自己定的指标,可能还需要降低相当于八到九亿吨煤炭的消耗量,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中国节能的产业表现,由于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是一个规模在不断扩大的行业,所以我们的增长还是正向的,还是往上走的。现在治理的标准不一样了,我们要考虑治理成本和治理效果,比过去要求的更高了,投入要更大一些,竞争也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家企业来讲,既要考虑到我们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环境效益。我们经常讲,中国节能是一家能够把这三种效益比较好的结合在一起的企业,这也是我们比较自豪和骄傲的地方,也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创新:这些新技术让你的生活产生新变化

    整个能耗和PM2.5产生的原因是我们在能源使用过程中排放形成的。整个能源大的来讲分为工业和民用,也可以说分为在工业领域里面的交通,企业的能源供应,还有社会的建筑能耗,建筑能耗大概占整个社会能耗的35%左右。这个时候我们在建筑节能领域发力,我们用新的技术来提供新的服务,我们所提供的能源服务,夏季供冷、冬季供热,不是直接燃烧一次性能源,而是取自于其他媒介。比如说,城市生活污水是有温差的,我们从城市生活污水里面提取温差,夏季为建筑物供冷,冬季为建筑物供热,本身能源的产生没有用煤、没有用电。

    我们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相当一部分是节能环保领域的,有1038项,我们有104个研发机构都在做着这方面的研究。今年的国家技术发明奖特等奖空缺,一等奖只有一个,我们旗下的企业就是一等奖的研发机构之一,获得了这一届国家技术发明奖当中的最高荣誉。它是什么技术呢?就是对LED光源革命性的技术,全球开辟了第三条技术路线,过去的技术路线是被日本和欧洲、美国所垄断的,现在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技术。

    总理在十三五规划里面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要把它打造成支柱产业,就要靠技术创新去支撑。五大发展理念中与我们有关系的:创新和绿色。我们本身是绿色企业,我们做的业务是绿色业务,如何靠创新发展?其中就包括技术的创新、机制的创新、理念的创新。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广大网民介绍一下,打造成支柱产业,对我们节能环保企业来讲,是一个最大的利好。

    实事求是讲,中国节能在科技创新上做的还不够。但是我们这几年在技术创新上走的还是比较快的。中国节能这几年已经建立起自己企业的一整套研发体系,我们有自己的中央研究院,下面设立若干个分院,在这里面我们有双重管理的体制,有104家研发机构在里面,还有我们自己的科技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中央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最最重要的就是靠技术,先进的技术、领先的技术。中央提出的创新战略,包括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机制体制创新,方式创新,这是我们国家治理当中的创新。放到企业来讲,我们就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包括人才队伍培养的创新和我们自己内部研发体制的创新。

    趋势: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节能环保成新动力

    十三五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措施,比如说我们“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在这种情况下总理反而提出要把节能环保产业从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打造为支柱产业。这就说明了我们节能环保产业的地位和重要性。

    再一个,新旧动能的转换,也在寻找新的动能。节能环保肯定能成为新动能,非常有底气。有专家曾经测算过,如果我们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按照现在的6.5到7推算,这个数据,大概是到2020年还是到2030年,70万亿人民币的投入;中国节能专业团队测算过,十三五期间完成我刚才说的八亿到九亿吨的节能量大概投入在1.2万亿人民币。节能工程,仅仅为了完成节能量实施的节能工程的投入,大概在1.2万亿人民币。所以在这个产业里面,它是一个巨大的领域。我过去也说过:这个产业是唯一的一个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产业,因为这个产业投入不会带来高耗能、高污染。它又是新增的业务,它对于我们现在调结构有直接的帮助,而且惠民生,它能够解决大量的就业。同时我们的民生除了本身的财产增长之外,还有大家特别关心的,环境质量。节能环保产业是直接改善环境质量的,肯定是惠民生的。再一个是就业问题,我们也曾经测算过整个城市的垃圾处理水平,它是比较低的,如果按照比较高的处理水平测算,提高多少个百分点就能够解决大概30万到50万的就业,大概能够产生6千亿的投资需求。大家对我们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由于我们是高速发展的城镇化时期,一年增长的人口就是欧洲一个中型国家,这个人口增长带来的生活垃圾的排放是非常大的,这些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所以我觉得,我们多说了一句,就是打造节能环保产业,这就是属于节能环保产业里面一个细分市场,这个细分市场关乎着每一个老百姓的生活。

    落后:中国达到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水平还需30年

    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垃圾分类做得非常差。比如说,我们餐厨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往往是混在一起的,分不开就倒了垃圾筒里面,即便有时候分开了,但是由于体制问题到了垃圾运营车的环节,没有只运家庭餐厨和只运饭馆的餐厨垃圾的车。你在家里辛辛苦苦分好类了,可能在集运过程中又混在一起了。所以这是一个体制原因、政策原因、政府关注度,包括媒体关注度,还有我们的生活理念。所以在这方面我曾经说过,中国要走到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水平,可能还需要二十年到三十年。

    讲到垃圾分类了,我也想向广大网民呼吁关注垃圾分类,大家自己先做起来,不管现在做的难度有多大,效果到底怎么样,都要开始行动。我们整个国家的环境形势要能得到有效改变,我一直坚持四个方面,非常重要:第一,首先是政府的重视程度,现在政府已经非常重视了。

    第二,就是媒体关注度,媒体应该大力去宣传、介绍、关注环境形势,特别是惩恶扬善,不能松下来。第三,广大网民的关注和支持。第四,最后要落到企业,因为很多事情就是要靠企业,通过企业行为、通过市场来实现。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目标:“十三五”中节能如何开局

    我的感受和预测是,十三五期间对整个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有效利用、高效利用等方面,十三五可能会带来过去从来没有过的革命性变化。现在我们终于意识到,如果现在对我们的环境加以治理,跟在五年以后治理的成本比较,投入完全不一样。我想假设今天是一块钱投入治理环境,五年以后,恐怕至少是五块钱。那个时候成本会大增加,污染的严重性会更重一些,资金也会相对来讲,利率的变化、资金成本也会跟现在不一样,人工成本也不一样,那个时候工资收入已经增长很多了。所以现在必须加紧治理。

    现在逐渐的已经知道,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走过了一条被污染的道路,只是污染的程度和污染的特点与我们中国不太一样。跟中国相比,我觉得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我认为巨大的人口总量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我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形成了非常大的经济规模,就像我们任何一项工业领域都是在全球最大的,这个时候所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就肯定比人家严重,特别表现为他们分阶段出现的环境污染物,我们全部集中在一起出现了,叫同步治理、同步进行,跟别人不一样,这是我们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中央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理念,我们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里面就包括节能环保领域直接支撑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动能。因为现在讲到的供给侧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很多产品在这个领域里面是中低端的。中低端是什么概念呢?它的能耗肯定比人家要高,它的污染物的排放肯定比人家要多,它的资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肯定比发达国家要低得多。生产同样一个东西,我们的能耗远远比人家要高得多。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进行调整,节能环保正好是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新的增长点。

    试点:中国节能的管理创新

    中国节能的试点,重点在我们董事会授权制度。第一,我们做了一些工作,虽然我们没有宣传。比如说我们在高管人员的管理上,现在完全是董事会管理,我们在去年年初就已经在内部竞聘了两位副总经理,两位副总经理经过这一年,试用期已经结束,表现很优秀,是我们董事会主导了整个竞聘选聘的过程。再一个,我们在主业的确定上,我们比过去有了更多权限。第三个,我们在激励机制管理上等方面,都比过去做的更多。最重要的是董事会改革带来的变化,在我们集团内部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团最高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就是董事会。董事会的决策过程非常重要、很复杂,不是简单就能通过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个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很先进的理念。

    再一个很重要的,我们重大事项决策过程必须经过董事会深入的研究分析,每一位董事都是以个人身份投票、表决,同意还是不同意。我们十位董事,六位是国资委委派的外部董事,外部董事全都是以个人的身份向国资委负责。他们审议过程中非常的认真和仔细,因为他们承担着责任。所以我们成立以来在这方面,我感觉本身设立董事会,进行董事会授权制度改革,就是要实现董事会在管理企业中的作用。

    新的一年,既要制定我们十三五的规划,同时,也是一个新的任期开始,我们已经与国资委签订了三年任期的目标和2016年任期的目标,这都已经定下来了。围绕这些,我们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责任:从“共和国长子”到“共和国孝子”

    我感到比较自豪和高兴的是,我们所从事的业务与广大网民的利益是切身相关的,是正向的。我非常想得到网民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天天从事的业务就是为了我们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在做奋斗。我们成千上万的员工正在辛辛苦苦的处理着垃圾、污水、危险废弃物,我们很多员工在三千多米海拔的地方维护着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我们很多员工在最脏、最臭的地方辛辛苦苦的工作,所以特别想让网民了解中央企业里面有这样一家企业,我们是一支清洁工队伍,是中国最大的清洁工队伍,我非常骄傲和自豪,我们的员工特别好,特别优秀。而且员工的平均年龄都比较小。

    主持人刚才又一次提到了共和国长子这个说法,我比较愿意再加一个,我们应该是共和国的孝子,因为我觉得我们承担的责任就是要为国家做出贡献,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为我们的环境做出贡献,这是一个孝子要做的事情,如果仅仅是长子,我个人感觉还不够。

    我觉得国家、中央对我们应该是这样的要求,广大的网民对我们也应该是这样的要求,我不反对共和国长子的提法,因为我们确实有相当多的优秀的中央企业支撑着我们国家某一个重要领域的发展。比如说航天、航空、石油石化,在支撑着这个领域。就像我们中国节能,部分地支撑着节能环保领域一样,他们是长子,但是长子的同时应该是孝子,我还是希望能做这样的企业。

    布局:如何践行“一带一路”战略

    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恰恰我们中国节能在“一带一路”上,我们的特点在哪里呢?“一带一路”上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是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其他一些城市业务,我们所了解的目前有许多国家比我们国家还要落后。我们现在正在布局,也在考虑怎么样投标、去做。

    在“一带一路”上,我们中国节能能够做的贡献,就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出贡献。中国节能旗下企业三十几年前就已经走出去了,我们在海外的员工,以非洲为例,我们最多的时候、业务两最大的时候雇佣非洲当地员工,最高到了一万一千人,我们自己派出去的员工,常年在外面工作的至少有四五百人到七八百人,我们已经深耕了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我们要总结我们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和领会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结合新的要求来开拓市场、获取资源,去投资、去发展,这个我已经在做了。

    因为我们中国节能办企业的理念过程中有另外一个提法,什么叫做优秀的企业?我们想把中国节能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呢?就是出资人放心,首先我是中央独资的,让出资人国资委放心。还有我们各级股东出资人放心。第二,我们的相关利益方,我们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我们的供应商,我们的客户,他们对我们的信任。第三,社会赞誉,今天我很荣幸的坐在这里跟你一起探讨相关的内容,网民朋友在这儿听着,他们一说到中国节能,他们就赞誉,说这是好企业,点个赞,好企业。第四,员工幸福。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一家优秀的企业。

    网友提问:节能环保企业对社会有何期待?

    环境保护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我现在特别希望呼吁的是全体民众起来进一步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保护的投入与后来的治理投入是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保护是头一位的事情,首先从保护做起。保护是成本最低的,治理是成本最高的,今天开始保护了,没有发生污染,或者减轻了污染,意味着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成本降低了。过后你再去治理,成本很高,这个钱来自于哪里?全都来自于纳税人。

    我们的企业有一个规定,绝不允许吃野生动物。我们企业将近六万员工,我希望,首先我们的企业的员工人人都是环保主义者,从各个方面都是环保主义者。然后,我们的家属也逐渐成为环保主义者,要求不要太高,向这方面靠拢,尽可能自觉的保护环境,尽可能自觉的做点事情,不一定要像有些环保主义者做的很难、很大。可能很多普通人学不到他的环保主义行为。但是一般的环保行动,应该能够做到。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