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去产能并非要与传统行业“一刀两断”

|
2016年03月30日 10:16:18
|
17939 浏览
|
  【铝博士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明确了未来政府工作的着眼点和侧重领域。近期在东中西部10多个省市调研了解到,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已成为地方政府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不少企业家、专家和学者表示,供给侧改革没有可以照搬照抄的成功经验,地方政府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既要防止陷入简单化、极端化的误区,也要注意防范经济、就业、信用等领域的风险,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首先,要避免的误区是对改革的理解简单化、表面化。供给侧改革提出后,就有舆论片面地认为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减税。然而大部分专家和企业人士对此并不赞同,认为这是将改革的内涵简单化了。大连机床集团董事长陈永开说:“如果企业不生产了,降低电费有什么用?如果企业没收入了,降低企业税率有什么用?政府应关注的首要问题是让经济活起来,而不仅仅是减税。”

  据京东旗下消费金融平台消息,在国内居民消费动力充足,逐渐出现提前消费、信用消费的背景下,消费外流现象却日益明显。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认为,原因之一就在于政府部门监管的缺位,导致消费者对于国内部分产品缺乏信任。“如果政府只强调给企业资金、政策扶持,而不去解决监管缺位问题,这种趋势依然难以扭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也认为,不能指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立竿见影。“因为这本来就是针对中长期的手段,就像服中药,需要慢慢调理。特别是体制机制问题,解决需要时间,见效也需要时间。”

  其次,推进供给侧改革需要避免的误区是片面理解“过剩产能”和“新动能”。12亿吨的产能,7.88亿吨的市场需求,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以高端模具钢、核工钢、海工钢等为代表的高端钢材,我国能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依然不多,甚至严重依赖进口。我国机床企业最高峰时有4000多家,同样属于产能过剩,但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多数只是外购零部件进行组装和二次开发。

  “清理过剩产能,并不意味着要与传统行业‘一刀两断’,发展新动能也不意味着忽视传统产业。”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阮青说,“我们要把过去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得更好,传统产业的改造仍有巨大空间。”

  “互联网是新动能,传统产业的改造同样是‘新动能’。”主营液晶面板的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伟认为,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也要给传统制造业以机会,使其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生产能力、创造更多利润。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也认为,即使在产能过剩的机床行业,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机床也已显现出强大的市场生命力,并将成为未来智能工厂的主力军。

  不少专家和企业界人士也提醒,发展“新动能”要吸取前些年光伏等产业一哄而上的教训,不能靠政府推动搞运动式发展,要防止“新动能”成为新的“过剩产能”。

  再次,要避免在供给侧改革落实过程中出现“新计划经济”和“市场万能”倾向。不少专家学者和企业经营者担忧,在推进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看得见的手”可能会成为“闲不住的手”,干扰正常市场秩序。

  据了解,一些市县在制订“十三五”规划时甚至为具体的企业制定了产能目标。对此,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这就是典型的政府过度干预。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基层干部产生了“市场万能”的倾向,认为实行供给侧改革就是将经济发展全部交给市场。对此,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认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什么都不做,只是政府作用的发挥并非通过行政命令,而是通过制定整体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标准和监督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途径来实现。

  社会力量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认为,在养老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品领域,政府常常难以直接提供高效的产品和服务,而由于这些领域的公益属性,也缺乏市场激励,社会力量更应得到重视。

  除了要避免上述误区外,受访的基层干部、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认为,如何在推进改革和防范风险之间取得平衡,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