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张士平代表:电解铝未过剩 铝代替有成效

|
2016年03月16日 13:46:53
|
29433 浏览
|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如何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网的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士平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中国访谈》2016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要求,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如何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呢?中国网的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士平。

  中国网:张总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2016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去产能。对于化解过剩产能,您有哪些建议?政府和企业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张士平:化解过剩产能最主要应该是依靠市场,依靠市场去掉僵尸企业,该淘汰的淘汰,该扶持的扶持。

  中国网:市场作用应该怎么更好地发挥出来,现在是不是还碰到一些困难?

  张士平:困难是随时都有的,可能是长期的,但是主体还是市场,解决困难靠市场,化解产能也是靠市场。

  中国网:僵尸企业退出过程中,可能现在碰到很多问题,比如说人员安置、债务处置方面,对于这方面您有怎样的见解?

  张士平:关于人员安置问题,我们国家需要帮助企业开辟新的行业、新的产品,特别是工业企业负担很重,困难很多,如何开辟新的行业和新的产品呢?企业自身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的扶持、支持。

  中国网:在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过剩产能之一就是电解铝,不知道您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近几年电解铝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对于电解铝行业的去产能您有怎样的见解,如何去,去多少呢?

  张士平:对于电解铝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说过剩的话只能说地区性过剩,总量上是不过剩的,因为现在整个铝行业处在产销两旺的状态。假设过剩,要想化解这个问题,应该是加大铝产品的应用,特别是铝代替,因为它属于节能绿色产业,应该加大它的利用率来化解。总之我们国内还有很多的方面需要用铝来代替,并且随着各个企业的发展,铝代替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效。当下看,产品供不应求,过剩我倒没看到。

  中国网:目前电解铝产能退出渠道不畅,人员安置、债务化解等诸多问题也造成很大的困扰,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您认为应该怎么解决呢?

  张士平:应该是企业还要利用自身能力,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最近我们企业随着技术创新发展,随着智能化改造,“互联网+”,解决了很多劳动力,我们喊的口号是确保“不要一个工人下岗”。企业这次大概还有接近一万人需要进一步安置,需要开辟新的行业、新的产能、新的产品,来安置这些工人。魏桥没有这个能力,作为企业还需要政府的帮助。

  中国网:您刚才提到技术创新,我们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都取得哪些新的进展?又投入了怎样的财政比重?

  张士平:创新我指的是全方位的创新。一个是技术产品创新,我们去年开始有很多项技术,包括自动化,包括产品的高档化,这方面取得很大的成效,包括绿色发展节能降耗,600千安的电解槽是世界第一个全行业投产的,达到用工最少,投资最小,排放最低,回收率、排放率达到99.8%,很高的水平。特别是节电,铝用电一晚上下降500度,这是世界最低水平。

  中国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您是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改革,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更好实现绿色发展呢?

  张士平:作为我们企业来说,首先是如何降低产品的成本,另外产品尽量地高档化,在高档产品上下工夫细心改革,也就是说国外同行能干的,我们能干,国外同行干不了的,我们也能干出来。在供应链改革方面,我们考虑向这方面努力。

  中国网:下一步在结构的转型升级上,有没有新的考虑?

  张士平:转型升级,我们重点在铝产品应用上,往高端化去转型。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