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两会期间:关于燃煤电厂节能减排新技术

|
2016年03月16日 10:23:50
|
16657 浏览
|
  近些年各项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我国经济增速正逐年下降,以此为背景,中央正在建设雄心勃勃并具有风险的经济环境“新平衡”。因而,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不仅国内各级政府、企业更是要认识到这种发展趋势,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作为一个具有近15年发展史的技术创新型民营科技企业,南京常荣声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环境保护工程与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以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为大背景,环保产业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变革时期,具体从以下燃煤电厂的节能减排、超低排放角度分析阐述:

    (一)行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全国性灰霾污染频发、成霾区域增大,PM2.5成为政府、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表明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已十分严重。工业总产值的持续增长也给环保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大气污染物总量早已超越环境容量阀值。其中,煤烟型污染仍是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产生的第一大污染源。电力行业是燃煤的主体,节能减排责任重大,近年其在环保领域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脱硫脱硝除尘工程数量逐渐与火电厂机组容量同步。但燃煤工业锅炉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比例仍在持续增长。

    同时,电力、热电生产和供应仍保持稳定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全国火电装机容量已接近10亿KW,且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70%,其他部分由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及太阳能发电构成,国内不断增强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举措推动着清洁能源发电的快速增长,但现阶段国内对火力发电的依赖性依然明显。相对的,对火电发电的依赖性也使得火电行业的环保压力逐渐增大。

    (二)行业政策动态

    “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措施,如《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对全国总体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提出减排指标、提高新建项目环保准入门槛,同时,区域性联防联控规划也相应出台,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重点控制区内新建火电等重污染项目与工业锅炉必须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总体减排规划的出台,加快了各重点污染行业排放标准的实施。

    实行新标准后,国内燃煤锅炉部分原有环保设施将面临升级改造,保守估计,以此将带动相关的环保技术和产业市场的发展,形成脱硝、除尘等环保治理和设备制造业约3000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三)行业发展特点及重要动态

    燃煤电厂仍然是节能环保领域的重点和领军行业,据权威估计,我国在2020年以前,仍然需要新建2.48亿千瓦燃煤机组,平均每年投产4000万千瓦。且目前各大发电集团均推出了超低排放或近零排放计划;自2015年起,汞的排放也将纳入国家监管,脱硫废水零排放问题正日益引起重视并着手治理。将被国家纳入危险废弃物管理的脱硝催化剂也已逐渐引起行业的变化。以上均是现阶段燃煤电厂节能减排领域的发展重点。

    同时,随着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执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等系列行业标准,实行后国内燃煤锅炉部分原有环保设施面临升级改造。新标准的实施带动了相关产业市场的发展,严格的排放标准也催生脱硫脱硝等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四)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火电厂环保行业的国有体制决定行业整体市场化开放程度偏低。

    2、尚未建立真正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的行业发展目标。

    3、仍有上万上亿个未治理的“小污染排放源”市场尚需要开发、监管、治理。

    4、电力环保治理工程整体缺少科学系统的成本与节能减排效益评估机制。

    (五)解决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加强解决当前节能环保技术的手段,不断完善现有技术漏洞,鼓励开发以长远目标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的环保技术。

    2、积极鼓励新技术、新工艺的探索性研究,为新技术新思路提供推广运用平台。从而更快的解决当前以PM2.5为主的雾霾天气的民生工程。

    3、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电厂用煤标准、排污超标的监管力度。

    4、加快锅炉改造,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并配备配套的污染在线监控装置,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对锅炉企业环保工程的监测数据生产记录的日常监督管理,完善锅炉企业废气减排工程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

    5、加强市场准入门槛,完善电力节能环保行业的监督机制,对于不负责任的环保企业要作出惩罚,避免低价竞争带来不利于行业发展的因素。

    6、加强对电厂燃煤情况的监督管理,提高锅炉的燃煤利用率和热效率,使锅炉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高司炉人员和环保系统控制人员的素质,注重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节能意识,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从人员管理方面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增强节能减排综合能力。

    7、切实落实节能减排的鼓励政策,促进高效环保燃煤工业锅炉技术及产品的研发,研究针对不具备清洁用煤的中小型锅炉的燃排规程,如实施集中燃烧、集中排放、集中处理的措施,以便于监督和管理的有效实施。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