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近观兖矿集团裁员

|
2016年03月16日 08:52:51
|
27515 浏览
|
春节前夕,兖矿内部文件《关于2016年减员增效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流传出来,兖矿在未来三年内将减员2万人,仅2016年就将减员6500人以上。兖矿在册职工约10.2万人,实际用工人数约10.6万人。
  【铝博士网】春节前夕,兖矿内部文件《关于2016年减员增效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流传出来,兖矿在未来三年内将减员2万人,仅2016年就将减员6500人以上。兖矿在册职工约10.2万人,实际用工人数约10.6万人。

  兖矿集团是山东两大省属煤炭企业之一,旗下四大业务板块:煤炭、煤化工、煤电铝、金融板块,并控股上市公司兖州煤业。

  去年9月,龙煤集团宣布三个月内减员10万人,震动业界。龙煤集团是东北最大的煤炭企业,煤炭价格持续下跌,龙煤深陷亏损泥潭。但兖矿集团总经理李伟不同意将兖矿与龙煤相提并论。

  李伟表示,兖矿的情况在煤炭企业中算不错的。至于减员,“龙煤是被动的,我们是主动的。”

  1月30日,兖州煤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5年归属母公司利润为22.84亿元,在中国煤炭上市公司中,仅次于中国神华。兖矿集团经营状况也可称良好。资料显示,兖矿集团2015年盈利20.66亿元。

  煤炭企业正陷入普遍困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95%的煤炭企业陷入亏损。相对而言,兖矿的业绩可圈可点。

  记者在山东调研发现,兖矿今天的“好日子”,源于其2013年开启的改革。

  兖矿的改革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进行企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与山东正进行的国企改革相辅相成;二是指向国企的低效、浪费弊病,在煤炭业普遍困境下尽可能降成本、提效率。

  以减少冗员、提升效率为目标的分流减员,兖矿实际上从2010年就开始启动。兖矿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2015年,兖矿累计减少各类用工1.9万人,并从山东省本部向外省基地转移6000人。

  兖矿近十数年的发展战略难言成功,错过低成本获取煤炭资源的战略期、巨资进入煤化工、煤电铝等非煤产业但多数时间里都处于亏损状态。2015年,兖矿集团四大业务板块中,煤化工、煤电铝仍然亏损。

  但兖矿从2013年开启的改革,完成了兖矿的生死救赎。因为严厉执行改革计划,兖矿得以从生存边缘,一跃成为煤炭企业中的佼佼者。

  冗员

  兖矿冗员的形成,要追溯到“农转非”政策。

  1985年之后,国务院、中组部等部门下发了多个支持“农转非”的文件,煤矿工人是享受这一政策的几类人群之一。所谓“农转非”,指的是农村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在计划经济年代,这意味着从此可以获取国家按计划配给的口粮。

  彼时兖矿集团尚未成立,其前身兖州矿务局隶属于煤炭部。兖州矿务局下属煤矿工人基本都是农村人口,“农转非”政策施行后,煤矿工人携妻带子,以矿为家,煤矿的相关人员一下子膨胀了数倍。

  以兖矿下属老矿北宿煤矿为例。北宿煤矿初始设计产能45万吨,采用炮采工艺,后改扩建至75万吨。北宿煤矿矿长葛家新回忆,到1992年北宿矿达产,实际井下工人约2900人,但整个北宿煤矿人数却超过了1万人。

  “一个工人至少带三个人,一个老婆,两个孩子。”葛家新说,人员增多,煤矿开始配套公用设施,如水、电、学校、医院等,煤矿办社会职能即由此而来。“国家政策也鼓励煤矿这么做。”

  煤矿办社会初始并没有体现出负担,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物资都采用配给制。转折发生在1996年,兖州矿务局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承担这些历史遗留的社会职能,同时自负盈亏。

  葛家新说,煤矿保证工人家属的就业。一般来说,工人家属中,男的会下井做矿工,女的则在地面做辅助工作,或进入后勤。

  这种保证就业的方式,也让煤矿系统接纳了远超过需求的人员。到2004年,兖矿才取消对工人家属的这一就业福利,改为从职工子女中择优选拔,直至2012年随煤炭行情低迷,完全停止招工。

  1998年-2001年,是煤炭业的三年困难时期。为救助煤炭企业,政策鼓励煤炭企业剥离社会职能、辅业。但兖矿的情况特殊,彼时兖矿地位类似如今的神华,仍然盈利,一家独占煤炭业绝大部分利润。

  地方政府也并不愿意承接这些社会职能,兖矿所在地邹城是一个县级市,接收能力也有限,兖矿最后仅剥离了学校,保留了其他社会职能。

  兖矿的另一类冗员为劳务派遣工。兖矿相关人士对记者直言,煤炭行情好时,企业效益好,开支大手大脚,就会聘请外面劳务工,来做一些自己工人不愿意干的活。

  劳务工体现了国企体制下工人怠工的现象。劳务工完全市场体制,奖勤罚惰,据称,“许多劳务工后来都成了业务骨干。”

  劳务工在兖矿的巅峰时期曾超过1万人,但在兖矿历次的减员中首当其冲,已裁减至仅4000人。兖矿计划2016年再清除劳务用工900人。

  裁员

  2013年兖矿启动改革以来,开始严格用工管理,清除长期不在岗员工。这些人在兖矿外都有自己的事,只是人事关系还挂在兖矿,由兖矿缴纳五险一金,日后还可以在兖矿退休。按兖矿“意见”,这部分人将被解除劳动合同,预计2016年将达780人。

  2013年开始,兖矿开始强化人员的分流转移,采用本部煤矿与省外煤矿对接的方式。比如,北宿煤矿对接转龙湾、安源煤矿,从2012年开始,陆续分流了约1000人来支援这两个煤矿的生产。兖矿预计2016年继续分流2000人。

  但兖矿减员仍跟不上实际所需。北宿煤矿是兖矿最困难的煤矿,经过几次员工分流,员工已降至约2500人。葛家新介绍,北宿煤矿去年营收约2亿元,净亏损约1.6亿元。正是因为人员无处安置,北宿煤矿在亏损状态下仍维持生产,“如果停产,只会亏得更多”。

  兖矿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周鸿称,一是如果大批解除劳动合同,员工下岗会形成维稳压力;二是本部煤矿工人平均工作年限都在10年以上,就算按《劳动法》解除劳动合同,按照一年补偿1个月的工资,对兖矿来说也是一笔巨资。

  兖矿内部资料显示,未来五年内,兖矿将停产关闭4对矿井,1.7万名员工需要分流安置。李伟坦承压力很大。

  今年2月,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开始,用三年至五年的时间,再退出煤炭产能约5亿吨,减量重组约5亿吨。山东煤炭工业局局长乔乃琛表示,这一“意见”还有8个各部门的配套细则,目前已经下发了4个。

  “力度比上一轮要小得多。”乔乃琛说,上世纪末三年煤炭困难时期,人社部出台政策,同意煤炭企业职工提前5年-10年退休,“人社部这次的政策我没有看到类似条款”。

  减震

  记者获得的一份《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规范员工离岗待岗管理的意见》(讨论稿)显示,兖矿执行内部退养政策,管理技术岗位需提前内部退养,比如,中层以下管理技术人员男年满54周岁,女年满49周岁,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工人岗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2周岁以内,经本人申请,可办理内部退养手续。

  兖矿更进一步,拟提前内部退养年龄。管理技术人员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身体疾病等原因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或工人据法定退休年龄3周岁-5周岁,经本人申请,单位审核,可提前内部退养。

  内部退养与正常退休不同在于收入,内部退养后薪酬低于正常工作时候,但高于退休待遇,直至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执行退休待遇标准。

  周鸿表示,这一政策目前尚在讨论中,还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投票通过。

  2015年底,高层决定中央财政每年支出1000亿元,帮助煤炭钢铁等行业渡过难关。该项资金将主要用于煤炭、钢铁行业退出企业的职工安置。

  李伟告诉记者,兖矿即将资源枯竭的煤矿,将尽力争取财政补助,减轻兖矿安置职工的压力。

  提效

  2013年7月,山东省委组织部调原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新文、原新汶矿业集团董事长李希勇搭档空降兖矿,分任董事长、总经理,开启兖矿改革进程。

  彼时兖矿大企业病缠身,仅正处级岗位设置层级就达七级,兖矿总部人数867人,超过神华总部人数1倍。2013年,神华经济总量是兖矿7倍,用人总量是兖矿的3倍。

  张新文领导了一场“精兵简政”的改革。至张新文2015年2月离开兖矿,兖矿总部人数从867人精简到211人,49个职能部门合并为15个。

  比如,原来兖矿总部同时设有人事部、人力资源部、组织部,部门合并后,合三为一,目前由周鸿任组织部长兼人力资源部部长,定员从27人减至21人。

  张新文离开兖矿后,改革继续推进。总部机关进一步精简。集团总部机关部门由15个调整为10个,定员由211人缩减为100人;取消7个直属机构,调整为9个管理服务中心。

  总部精简完成后,兖矿开始向二级公司及专业公司、矿处单位推进。截至2015年末,兖矿完成了专业公司、矿处单位的精简。兖矿内部报告统计,机构数量减少了40%,管理技术岗位减少了27%。

  人员精简同时涉及工人岗。兖矿对各下属单位进行生产评价,核定必需的人数,再将工作量化面向员工,员工自由组合竞争工作量,剩余的员工则转入内部培训,等待集团内再就业,或进入分流减员名单。

  兖矿同时在进行管理体制的变革。兖矿是山东首个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去年底完成公司主体变更。

  兖矿已经改革完成“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织,山东省政府选出董事长及3名执行董事,股东大会选出另4名非执行董事,由职工大会选出1名职工代表。管理层则实行聘任制,任期三年,管理层人员全部与山东省委组织部脱钩。比如兖矿的总经理李伟,已经不在组织部的名单上了。

  李伟介绍说,管理层的改革已经完成,下一步将推向全集团及各级子公司,全面取消行政级别,实现岗位管理,人员竞聘上岗,不同岗位执行不同的薪酬。

  改革的另一重点是解决国企的低效浪费问题,努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标志性事件是取缔6500多家采购中间商。中间商在兖矿由来已久,背后利益关联盘根错节。中间商的存在,使兖矿采购价普遍高于市场价,据称极端情况达市场价“上千倍”。
  为进行这一变革,兖矿集团董事长李希勇在内部讲话中称,顶着“巨大压力”。至2015年,中间商取缔完毕。乔乃琛评价认为,这也得益于张新文、李希勇空降而来,与兖矿的利益关联较小,非如此不能推进这项变革。

  兖矿随后通过集中采购来降低成本,并聘请专家随机抽取评价采购价格,来规范企业采购行为。

  兖矿的改革还体现在优化生产系统、严格项目管理上。兖矿过去的项目存在超期、超预算的问题。周宏称,随着管理严格,2015年兖矿投产了转龙湾煤矿、赵楼电厂、金鸡滩煤矿、赵楼煤矿、洗煤厂技改、百万吨煤制油、荣信化工七大项目,都实现了按期投产、达产,“效益都还不错”。

  兖矿的降本增效效果明显。据兖矿介绍,2014年、2015年,“兖矿因此节省了约200亿元”。

  另一方面,兖矿并没有采用一刀切的降薪方式,而是将员工的薪酬与企业效益挂钩,企业效益下降多少,员工的收入则同比下降多少。

  近年来,兖矿非煤业务开始转向,由原来的煤化工、煤电铝转型金融产业。目前拥有金融资产150亿元,2015年金融板块贡献收益达20多亿元。

  兖矿内部报告称,未来将实现产业运作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

  2016年,兖矿计划继续推进降本增效,降低煤炭综合成本20元-30元/吨,化工产品成本降低200元/吨,完成山东国资委确定的20亿元的盈利目标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