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铝葛红林:拼企业质量和效益 加速化解产能过剩

|
2016年03月15日 08:36:25
|
22967 浏览
|
对于2016年两会热议的“去库存”和“化解产能过剩”问题,葛红林认为,“经济上的问题,顺其自然的让市场去调节,去解决,无非是由其去发展或者去退出。
  即将步入六十岁的“耳顺之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铝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葛红林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两会期间,在位于西直门北大街62号中国铝业大厦的办公室中,葛红林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尽管早已约定好时间,但由于召开铝行业经销商大会,比预定时间延迟了1个小时之后,姗姗来迟的葛红林才出现在位于28楼的董事长办公室中。

  这是他业务繁忙的一个侧面证明。据内部人士表示,到中国铝业股份公司的日子里,葛红林2015年的周末都被利用到基层企业调研。

  辛勤付出有所收获——在2014年巨亏162.17亿元的情况下,中铝股份在2015年扭亏成功。而葛红林也辞去在中铝股份的职务,仅继续担任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公司”)董事长。

  外界的共识是:葛红林在未来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整个集团的扭亏上,因为中铝公司还有中国铜业、中国稀有稀土、中铝国际工程、中铝资本控股等巨大产业。

  用好“加减乘除”模式

  在60岁生日前夕,葛红林功成身退,辞去中铝股份职务。对他来说,2015年是繁忙而卓有成效的一年。尽管他认为,成果只是初步的。

  在担任了11年半成都市市长后,再回企业的葛红林,面对的是自2008年以来累计亏损高达270.77亿元的中铝股份扭亏问题,如果不能在2015年实现盈利,中铝股份将被“ST”。

  接近葛红林的中铝股份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葛红林上任后,保持了当市长时的工作强度,“管理一座城市,注重的是社会效益;而管理企业,注重的是经济效益。一件事情耽误一天,也许对于企业的损失就要千万。因此葛红林的标准要求是‘当天的工作必须要当天完成’。”

  在担任成都市市长的时候,每逢周末,葛红林都会叫上司机到乡村随机检查,了解实际状况。到中铝后,葛红林将这一习惯也保留了下来。

  “到中铝工作,去年每个周末都被他利用到基层企业调研了。”上述人士称。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葛红林成功使用“加减乘除”模式。“中铝在全国率先响应和实施习总书记的‘加减乘除法’,尝到了甜头,旗下的中铝股份扭亏为盈,甩掉了亏损王的帽子,更为转型升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葛红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中铝在2015年以“干一件成一件”的理念,科学做好加法,补足发展短板,增添新动能;以“用小震化大震”的理念,敢于做好减法,减掉僵尸企业,减出新天地;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理念,积极做好乘法,开动科技引擎,提速引领力;以“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理念,善于做好除法,变资源为资本,增效最大化。

  虽然“加减乘除”并非葛红林的原创,但中铝却是第一家以此实现扭亏的央企。“尽管中铝股份实现了扭亏,但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甚至刚刚起步;但是这证明我们走的方向是正确的,方法是科学的。”葛红林坦言,2016年外部市场的考验依然严峻,但中铝将力争实现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僵尸企业改革范本

  “铝行业早就面临的是一个全球市场完全竞争的环境,去年一些国际大铝企都因为亏损而纷纷减产甚至关停,我们没有理由把自己熬成‘僵尸企业’。”上述中铝股份人士说,“公司要求各单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于解决僵尸企业的要求,把企业真正作为市场主体,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扭亏无望的产能,就是弥补不了的短板,必须坚决砍掉,不能拖后腿,让国有资产不断损失。”

  从如何处置“僵尸企业”上看,中铝公司实际上成为央企的一个范本。

  对于金融危机后曾几度巨亏的中铝公司而言,在大宗商品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实现效益逆转,“节流”比“开源”的效果更直接,而做“减法”是实现减亏止血的有效手段。

  做减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甚至成了许多企业最难推进的工作之一。“‘减法’主要是淘汰一些扭亏无望的企业,对落后产能进行关停处置。虽说看似简单,但这却是我们2015年最难的工作。”前述中铝股份人士称。

  中铝公司是一家在国内分支广泛的中央企业,在关停产能的时候,除了需要考量企业的经济效益外,还必须衡量所担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中铝在做‘减法’的时候,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用竞争力说话;第二,处置‘僵尸企业’不搞‘一刀切’,而是精准‘切一刀’,必须一企一策。”葛红林说。

  在这个思路下,中铝公司的“减法”走出了两种模式。

  2015年10月24日,新中国第一家电解铝厂抚顺铝业完成了对全部电解铝产能的关停。而在关停之前,抚顺铝业是中铝公司电解铝产能中用电成本最高、生产成本最贵、亏损最为严重的企业。从中铝公司到企业,与当地政府和相关单位一起协商了多次,但仍然无法将这个近80年历史的老企业从亏损的深渊中拉出来,市场选择了将这些电解铝产能淘汰出局。

  但中铝公司将抚顺铝业的历史用转型的方式传承了下来。按照计划,抚顺铝业将自身的技术和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碳素产品。另一方面,抚顺铝业还将积极发展合金铝的深加工项目,开辟新的增长点。

  弹性生产后,抚顺铝业富余人员通过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满足碳素厂提产扩能的人员需要;其次,部分员工将留守原单位,做好剩余资产的保管、处置工作;而有能力、有意愿到市场上打拼的员工,则选择了内退等方式,在获得合法补偿的情况下重新竞争择业。

  在甘肃白银市,中铝公司对华鹭铝业采取的是“退城进园”的处置方式。中铝公司旗下许多企业,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大已经被包围于市区内部,既不便于城市规划,也不利于企业降成本。围绕这些土地盘活,中铝公司提出了“退城入园”的策略。甘肃华鹭就把现有产能搬迁进入了专门的工业园区,自身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而原有土地进行盘活开发,获得可观的商业收入。

  “‘退城进园’实际上是针对华鹭企业特点将减法和除法共用的一个策略,既能减掉负担,也能通过除法盘活资产,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中铝内部人士对记者说,目前中铝贵州等企业也在积极推进“退城进园”,搬迁后的产能将在市场上具有显著的竞争力。

  “做减法相当于减少了病人的出血点。”葛红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但病人止血后,还要帮助其恢复体能以利于治病。在2016年,我们将综合运用四则运算法则,继续帮助中铝股份更好发展。”

  创造需求化解产能过剩

  对于2016年两会热议的“去库存”和“化解产能过剩”问题,葛红林认为,“经济上的问题,顺其自然的让市场去调节,去解决,无非是由其去发展或者去退出。技术上的问题,往往伴随着环保和节能降耗,不能顺其自然,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制定与时俱进的标准实施管控,公开公平地去引导,去管控。因此产能过剩不能施行‘一刀切’,应该通过拼企业的质量和效益,来加速化解产能过剩。”

  葛红林指出:“我认为当前铝行业的供需是基本平衡的,中国铝材的应用峰值远未到来,轻量化将和智能化并驾齐驱,铝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他表示,铝价的下降除了市场竞争之外,还是最近几年来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的结果。铝价下降使更多的企业有能力使用比钢材性价比更好的铝材,加快以铝代钢的步伐。

  葛红林对记者说,未来中铝主攻向下游延伸产业链,聚焦价值链高端,通过提升铝的应用空间,摆脱企业对于初级产品的依赖,主动化解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

  对于重点发展的产品,葛红林认为主要是在交通和建筑两大产业中。“钢铁行业已经风风火火发展了几十年,作为性能更具优势、更加节能环保的铝合金,更加符合新常态的发展要求,在扩大铝的应用方面,不是我们的眼光超前了,而是我们步伐落后了。”

  目前,中铝在交通轻量化方面动作频频,成立了轻量化推进办公室,着手对汽车、船舶等交通运输业轻量化展开专项研究,与东风汽车、一汽集团、吉利集团等签署了新材料研发与应用等合作协议。据悉,中铝目前正在筹建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预计2-3年可实现汽车铝制零部件的批量供应。

  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是中铝主攻的另一方向。据中铝内部人士透露,2016年中铝要求内部企业加快铝制护板、脚手架和活动板房的研制和使用,并积极开拓区域市场,形成产品优势。

  同时,中铝也在考虑运用金融工具,加快推进铝材的应用。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将铝材租赁给使用方,到期后再退还给中铝,由于铝材抗氧化、耐腐蚀的特性,使用后几乎不会产生任何损失,可回收再利用,价值损失很小。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