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只有循环 没有经济——工业固废行业路在何方

|
2016年03月14日 09:52:26
|
18516 浏览
|
正在举行的2016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守志建议,大力推进黄河中上游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体系建设,维护地区生态安全。
  正在举行的2016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守志建议,大力推进黄河中上游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体系建设,维护地区生态安全。

  他表示,“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部分地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积成山,不仅对大气造成污染,对土壤、地下水更是长期性污染,如果现在不重视这一问题,不久的将来再治理,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的确,工业固废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十分惊人。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数据——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统计,京津冀地区每年建筑用石灰岩质砂石料总消耗约6 亿吨,基本通过开山炸石取得,据估算炸药爆炸排放大气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大约相当于746万辆小汽车的年排污量,超过北京市全部机动车的排放量。

  也就是说,如果不重视工业固废处理,我国生态安全状况将岌岌可危;反之,如果将工业固废有效回收利用,不仅会开拓千亿元的环保市场,雾霾或许也不会频亮“红灯”。

  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发布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不当处置与堆存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治本之策。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是当前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更是确保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

  目前,我国产生工业固废的产业,大多集中在钢铁、有色金属、发电、化工等重工业以及煤炭、矿产等采掘行业,主要的工业固废品种有尾矿、钢铁渣、有色冶炼渣、赤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电石渣等。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这些行业产能萎缩,固废的产生量会相对减少,但随着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发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

  “十二五”初期,我国大宗工业固废的年综合利用量约13亿吨,综合利用率达43%,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值达到6000亿元。截止到2015年9月底,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已达12亿吨,其中尾矿利用产生量约11亿吨,利用量约2.2亿吨;钢铁渣产生量约3亿吨,利用量近2亿吨;煤矸石产生量约 5亿吨,利用量约3亿吨;粉煤灰产生量约5亿吨,利用量近4亿吨;工业副产石膏产生约1.5亿吨,利用量近1亿吨。其中,水泥、混凝土行业利用废渣量超过 9亿吨,同比增加10%以上,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已达到“十二五”初期的年总产值水平。

  建材行业身边的“金矿”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原副巡视员黄建忠此前曾表示,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是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任务。我国工业固废用于建材生产原料超过15亿吨,其中工业固废用于水泥及相关制品超过5亿吨,用于商品混凝土超过6亿吨,总产值近5000亿元。

  可见,对建材产业而言,固废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是建材资源的“金矿”。

  据统计,当前我国工业固废消纳利用的重点领域在建材行业,以水泥行业为例,当前我国水泥年总产量已达到25亿吨,以平均掺入20%的废渣作为混合材计算,年可消纳工业固废5亿吨。此外,很多新型墙体材料如纸面石膏板、加气混凝土砌块、透水砖等的工业固废掺量已接近100%,工业固废已成为建材行业的一大材料来源。

  因此,大力发展固废综合利用行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有效供应量,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我国从废钢渣中提取渣钢约500万吨,价值120亿元以上;用于生产商品混凝土的水泥约占水泥总产量的30%,即2014年有7.5亿吨水泥用于生产商品混凝土。以混凝土搅拌站平均每吨混凝土需配掺0.3吨废渣计算,全国共使用 2.25亿吨废渣作为混凝土掺和料。而水泥行业年消纳固废达5亿吨,两项合计,我国混凝土行业和水泥行业2014年共利用废渣7.25亿吨,相当于节省了 7亿多吨的水泥,按每吨200元的保守价格计算,相当于产生1400亿元以上的价值。

  2.有利于减少土地占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2014年,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接超过15亿吨,以平均每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占地 0.5亩计算,可减少占用土地7.5万亩,缓解了这些固体废物堆存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保障了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巨大。仅以水泥混凝土行业使用了7.25亿吨废渣,节省了7亿多吨的水泥计算:每节省1吨水泥可节省煅烧所用标准煤0.121吨,即2014年共节省8470万吨标准煤。每节省1吨水泥可减排0.815吨的CO2(其中:0.390吨CO2是燃料燃烧产生的,0.425吨CO2是石灰石分解产生的)。以此计算,2014年全国水泥混凝土行业通过综合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共减排CO2达5.7亿吨。

  只有循环,没有经济——工业固废行业路在何方

  此前,行业领导曾指出,当前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小、从事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多以中小型为主,产品附加值低,无法获得明显的规模效益,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存在技术瓶颈,缺乏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技术和装备。据记者走访和调查发现,目前固废行业的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

  1.区域发展不平衡。受地域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同地区工业废弃物产生、堆存及综合利用情况差异较大,其中粉煤灰最为突出。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区粉煤灰产生和堆存量大,利用率低;北京、上海和东部沿海地区,利用水平较高,已经出现粉煤灰供应缺口。

  2.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固废利用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技术推广和持续创新的力度不够,示范效应没有很好发挥出来。而且以往对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单种固废的利用考虑较多,多种固废全产业链协同利用较少,再加上行业壁垒的束缚,使多种工业固废协同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成熟技术的快速大规模推广受到限制。

  3.技术支撑和标准能力不足。目前,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尚存在许多技术瓶颈,尤其缺乏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技术和装备,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不够。多数企业研发能力较弱,技术装备落后,缺少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技术和产品标准的严重滞后更是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

  4.现有支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缺少对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的强制性要求和针对性奖惩措施,企业缺乏利用工业领域资源的压力与动力;尚未建立工业领域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新的财税政策中存在难以落实的现象,如利用废渣做水泥达到条件可以享受免税政策,但水泥产品又属于《环境保护综合目录》中“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不能享受免税,前后矛盾导致部分地区政策落实难、执行中有偏差等问题。

  搭建环保领域创新平台 促进固废产业发展

  在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体改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认为,循环经济在我国虽然经过10多年的发展,但对循环经济的整体理解还是不够,因此深化对循环经济内涵和定位的理解认识非常有必要。

  那么,如何能促进政策落地,真正促进产业发展呢?在行业深耕多年的循环经济资讯商务平台(3R资源网)CEO秦文臻为记者提出了多种解决途径及措施。

  1.推进多种工业固废的协同利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工业固废的协同利用为核心,以整体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为手段,着力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矿业开发、建材产业、环保产业、工业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度融合,建立工业废弃物跨行业跨区域优化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市场体系。政府应组织实施尾矿、煤电固废、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冶炼渣及尘泥利用专项,以低成本的固废生产资源综合利用高值化产品,拉动地方和企业的投资。

  2.推动区域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着力推进京津冀地区综合利用铁尾矿和废石代替开山炸石生产砂石料。充分发挥现代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和大规模低成本粉磨技术的优势,协同利用京津冀地区丰富的高炉水淬矿渣、钢渣、脱硫石膏、粉煤灰等资源,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和其他建筑材料中水泥熟料的用量;在岭南成矿带和其它有色金属采选冶集中区,着力推进有色金属采选冶工业全产业链固废协同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固废源头减排技术,建设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的先行示范区,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

  3.推进产业间生态链接,刺激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工业产业间的生态耦合,组织实施采矿、钢铁、有色、石化行业与建材行业生态链接示范、钢铁行业与化工行业的生态链接示范、有色行业与电力行业的生态链接示范,促进工业产业间的能源转换、废弃物处理、消纳及资源化等。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