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环保如何出效益?人大代表看好循环经济

|
2016年03月14日 09:46:29
|
17742 浏览
|
  一吨普碳钢卖2000多元,平均利润却很低,而环保费用平均却高达150元至200元——一面是市场压力,一面是环保压力,转型期的钢企能否承受“环保之重”?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华菱集团董事长曹慧泉给出了答案,“环保其实也能出效益,循环经济就是行之有效的模式。”

  “华菱集团旗下湘潭钢铁用固废钢渣脱硫脱硝治理废气,再将产生的副产物卖给水泥厂做原料。以废治废不仅极大降低了环保成本,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原来,新型技术的实际应用让曹慧泉有了化解压力的底气。

  据介绍,采用传统的石灰石脱硫法,湘钢每年减排二氧化硫需消耗约7.5万吨石灰石,仅此一项环保成本就需要约1900万元。而治理废气所产生的约14万吨脱硫渣,不能被完全综合利用,成为新的固体废弃物。

  而曹慧泉所说的“钢渣脱硫法”新型环保技术则可以大规模消耗钢渣,解决固体废物无处堆放及高成本运输、处理的问题;钢渣尾泥替代石灰石等传统脱硫剂来吸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效率更高了;脱硫脱硝后的副产物被用作水泥原料,实现副产物彻底资源化循环利用。记者从湘钢了解到,该项技术完全投运后,每年可减排6500余吨二氧化硫,消化钢渣尾泥2.4万余吨,并提供了大量水泥原料。

  湘钢的技术创新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得到了呼应,采用同类工艺的包钢也开始初见成效。全国人大代表、包钢集团总经理李春龙此前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运用钢渣循环利用的包钢庆华脱硫项目投运后,每年将减排约7000吨二氧化硫,消化钢渣粉约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约2万吨。

  据了解,与湘钢的循环经济应用方式不同,包钢将脱硫脱硝形成的副产物再次利用于盐碱地改造,目前第一期试验田已成功种植苜蓿、亚麻等作物。据悉,用10吨-50吨钢渣脱硫副产物就能治理1亩盐碱地,改良后可种植苜蓿、亚麻乃至向日葵等农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

  类似的创新技术呈现出加速度发展,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北京汉祥环境生物科学研究院史汉祥院长举例说,粉煤灰中的铝如何更环保、低成本的提取,高炉、烧结机除尘灰中如何分离氧化锌、钾、铟等有价金属,这些创新技术的突破都将为下一步提升循环经济效益提供支撑。

  曹慧泉认为,循环经济模式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有效途径。“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虽然业界和专家都很看好循环经济模式,但实际应用还不普遍。史汉祥建议,有必要进一步在政策层面明确支持态度,激励企业升级改造传统的环保系统。同时,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加速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他说:“火电、建材、玻璃、陶瓷等产业都可以通过新的减排技术和理念,使企业减排难题由末端治理向过程、源头治理转变,由被动减排向主动减排转变,由减排压力向发展动力转变。”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