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开局之年,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今年全国两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点话题,他们或立足宏观,或着眼侧面,积极建言献策。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范畴很广,但正如透过多面棱镜,光线都会投射到“地”上一样,作为经济社会的承载体,国土资源领域已经承接光线,并作出持续而多彩的回应。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前瞻“两会热点”时指出,当前经济面临制造业和煤炭去产能化、金融去杠杆化、房地产去库存化、环境去污染化等严峻形势,必须强化制度供给和改革引领,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供给。如其所言,当前土地要素供给深度契合了今年重点攻坚任务。
“去产能”的同时“降成本”,助力新产业新业态
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化解过剩产能。“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目前都有30%左右的产能过剩。”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要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煤炭、钢铁行业为重点,加快去产能步伐。国务院决定3年内对煤炭、钢铁新上项目,一律不得核准、备案。2016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作出相应部署,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把土地供应关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化解过剩产能,当务之急是处置“僵尸企业”,国土资源部门正制定配套政策,积极盘活企业存量土地,促进“僵尸企业”有序处置土地。
结构性改革,加、减、乘、除并举,有减法还要做加法。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指出,供给侧改革需要扭转“少数”状况,即少数产业无法支撑经济持续发展,少数产品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这道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题中之义。去年,国土资源部联合5部委下发《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从加大新供用地保障力度、鼓励盘活现有用地、引导新产业集聚发展方面采取措施,支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事实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土地供应已经深度契合经济结构调整,如2015年工矿用地下降15.2%,而受“互联网+”带动高技术产业供地、仓储用地则保持了平稳。
结构性改革,还要深入研究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这方面,我们要合理确定地价水平,创新企业用地模式,鼓励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出让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对利用存量土地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表示。
“去库存”的同时,协同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两会前夕,各省市纷纷从信贷首付、交易税费方面释放去库存“大招”,刺激购房需求,全国政协委员、九江市副市长卢天锡建议,要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化解房地产库存。
在供应方面,2015年房地产用地供应降了两成,有效避免了资源错配导致新库存的形成,而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等占住宅用地的86%,切实体现了惠民生宗旨。
几位长期关注国土资源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则表示,要综合考虑房地产去库存和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施有保有压的用地政策;根据房地产库存情况,分类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和房地产供地计划,房地产库存压力过大的城镇要减少商品住宅供地;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较快、房地产去库存成效突出的城镇,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相应增加住房用地指标。
房地产“去库存”,与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已经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共识。卢天锡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同时抓紧制定和完善集体土地上房屋退出的补偿政策,助力农民落户城镇。
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卓嘎将以《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几点思考》为题发言,提出新型城镇化中要注重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有机衔接,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多规合一”在国土资源部门的参与下,正在不少地方开展试点。
“去杠杆”、“降风险”的同时,补齐生态和民生短板
经济高速增长的前一阶段,各领域都会把金融杠杆的效应“用长用足”。进入“三期叠加”之后,防风险的底线思维凸显。结合当下房地产热点,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受访时表示,这一轮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要防止金融市场波动,不能让现在的货币流动性相对充足的基本环境,被大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扰乱。
不仅仅是楼市波动,土地领域的违规抵押处置,也可能诱发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必须加强风险源调查研判,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两会前夕,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4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土地储备和资金管理等相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不再向银行业金融机构举借土地储备贷款,将大大消解土地抵押贷款给地方财政、金融机构造成的风险,深度契合今年“去杠杆”的要求。
削减过长杠杆的同时,还要着力补齐短板。据了解,2016年,国土资源工作将在脱贫攻坚这个最大的短板上出实招、求实效,采取精准帮扶,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继续专项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允许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增加当地群众土地收益。
此外,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方面,国土资源工作也是可圈可点。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报告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时,相关材料指出,2015年,针对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提案建议,国土资源部在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定农用地污染土壤修复项目管理指南中予以采纳。2015年,国土资源部共承办政协提案206件,其中涉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下水保护等多个方面。
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攻坚任务,既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行立改的措施,国土资源领域的探索创新必将从“实处”为改革输出更加持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