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破解建筑垃圾围城的“邯郸样本”

|
2016年02月27日 09:31:45
|
18377 浏览
|
    2015年12月20日11时,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此次灾害滑坡覆盖面积约38万平方米,造成33栋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受损。国务院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灾害调查组经调查认定,此次滑坡灾害不是山体滑坡,不属于自然地质灾害,而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过去,大家或许对建筑垃圾的概念比较陌生,然而自“深圳滑坡事件”后,建筑垃圾这个城市管理的“心病”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并迅速成为大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邯郸是否也被建筑垃圾“围城”?又是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企业。

    观点: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邯郸目前并不存在建筑垃圾‘围城’现象。”得知记者的来意,市建筑垃圾管理处处长王景建坦然地说。

    年均产生拆迁类建筑垃圾以百万吨计,缘何邯郸市未曾遭遇“垃圾围城”之困?

    原来,从十几年前开始,邯郸市便认识到建筑垃圾围城的严重性,并且意识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性,通过政府扶持方式筹建了邯郸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特别是近几年,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列入全市重点工作,明确要求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经过几年的成功运作,邯郸市基本上形成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良性循环体系,不仅解决了建筑垃圾围城、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且变建筑垃圾为新型建材,在全国率先破解了困扰众多城市发展的建筑垃圾处置难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世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建筑垃圾正是其中典范。”王景建解释说,只有把建筑垃圾当作资源,才可以避免垃圾围城。管理好建筑垃圾并加以资源化综合利用是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的根本出路。

    据介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垃圾被誉为“城市的矿藏”,其资源化利用成为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产业。即使在城市建设基本完成的德国,仍有200余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年产值达20多亿欧元。在我国,一些地区先行先试,也取得了很好成效。

    探究:找准城市“顽疾”的根子

    “过去,邯郸市与许多城市一样,由于种种原因,在建筑垃圾管理上存在着很多弊病,建筑垃圾是困扰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王景建毫不讳言地讲。

    为防止垃圾乱倒,城市管理部门同志不辞辛苦,不分昼夜,采取蹲守建筑工地、堵截社会运输车辆等方法,常常顾此失彼,精疲力竭,尽管付出很多,但收效甚微,私拉乱倒现象仍屡禁不止,而且愈演愈烈,以致城市管理部门同志也感到束手无策。

    既然建筑垃圾的管理不能仅靠一次次突击清理,更不能靠蹲坑死守、堵工地、追车辆的老办法来解决,那么寻找一条既科学又长效,既治标又治本的办法就摆在了城管人面前。

    要想破解老大难,首先要找准矛盾的焦点在何处。

    一是清运市场混乱。2003年以前,邯郸市建筑垃圾清运市场管理基本处于“一盘散沙”状态,大大小小运输队伍30多家,受利益驱使,运输车辆相互间恶性竞争,甚至大打出手,形成了“土霸”垄断。强行清运,不仅损害了建设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还严重地扰乱了清运市场秩序。

    二是私拉乱倒问题严重。个体运输车辆为减少运输成本,经常私拉偷运,并随意就近倾倒垃圾。在城乡结合部、环城路、农田周围、河渠沟旁等建筑垃圾随处可见,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到处泥泞,老百姓苦不堪言。

    三是处置场地处于半闲置状态。由于私拉乱倒现象严重,进场垃圾量小,不仅建筑垃圾处置场地形同虚设,还要每年拿出几十万元的资金再去清理乱倒的建筑垃圾,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严重浪费。

    破题:

    创新机制解死结

    经过调查研究、把握市情,邯郸市从上到下形成一个共识:要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建筑垃圾的管理问题,必须建立建筑垃圾的长效管理机制。

    对此,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建筑垃圾的综合管理政策和措施。城管部门广泛收集各地经验,结合邯郸实情,经过摸索实践,创出一套“多元化”建筑垃圾综合管理新模式:

    管理源头化。一方面采取建设、城管部门联合把关的方式,在市项目审批中心和市拆迁办设立了城管窗口,紧紧把住了建设、拆迁项目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清运手续的审批源头。另一方面,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对建设、拆迁工地实行24小时监控,凡发生私拉乱倒的,查找源头,对业主单位重点处罚。

    措施制度化。邯郸市先后颁布实施了《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主城区垃圾源头管理的通告》、《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从事建筑垃圾、渣土和工程砂石运输车辆安装密闭式加盖装置的通告》等规范性文件,把建筑垃圾管理的措施用制度规范起来,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监管力度,制定并实施了《建筑垃圾建筑工地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将主城区划分为16个责任区,明确监管人员、监管责任、考评和奖罚办法,实现了对建筑工地和运输市场的全天候监控,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市场准入化。在主城区范围内推行了《承运建筑垃圾单位备案通知书》制度,出台和完善了《邯郸市主城区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备案考核办法》,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考核和奖罚,对于违规清运的,根据扣分多少给予责令整改、暂扣资质、甚至吊销资质处理。

    通过上述措施,不仅有效地规范了建筑垃圾清运市场,而且彻底改变了过去运输市场存在的混乱局面,实现了管理人员与清运队伍的和谐管理,使邯郸市建筑垃圾运输行业向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车辆密闭化。为有效防止运输建筑垃圾过程中因撒漏、飞扬造成的“二次污染”,2004年年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从事建筑垃圾、渣土和工程砂石运输车辆安装密闭式加盖装置的通告》。四个月后,邯郸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密闭化改造工作,所有备案清运车辆全部按照要求安装了密闭化加盖装置。

    处置资源化。一方面先后设置并加快了齐村大坝、董二庄、北屯头、北环路、西邢台五个建筑垃圾专用处置场地的日常推平速度,提高了五个处置场地的利用率,保证了全市建设类建筑垃圾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置消纳。另一方面,严把建筑垃圾管理源头,结合禁止粘土实心砖使用、调整墙体建材产业结构、变建筑垃圾为再生资源的相关政策,邯郸市利用市场化运作手段,扶持筹建了建筑垃圾制砖项目,从而实现了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监管科技化。从2008年7月至今,陆续对全市建筑垃圾清运资质车辆安装了GPS定位监控装置。通过实时动态监控清运车辆的行驶速度、方位、路线,确保清运车辆严格按照核准要求处置建筑垃圾。此举有效避免了个别运输车辆不按规定时间、地点、路线行驶和倾倒问题的发生,进一步强化了监督管理机制。

    服务人性化。为了有效解决主城区居民装修垃圾收集和处理难题,在2008年购置2部装饰装修垃圾收集车辆和8个收集专用箱的基础上,于2009年5月26日正式在主城区启动了装饰装修垃圾的试点收集工作,并开通了装饰装修垃圾收集热线。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装修后垃圾外运难问题,也解决了装修垃圾乱倒污染环境问题,真正体现了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的理念。

    利用:

    让建筑垃圾“重生”

    一面是日臻完善的建筑垃圾管理制度,一面是堆积如山难以消化的建筑垃圾。

    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核心是实行建筑垃圾产业化。这是邯郸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共识。

    邯郸市打破常规思维定势,在“开放总揽,环境先导,民营突破”的总体思路下,按照政府推动、项目招商、循环经济的方针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采取“政府搭台,民企唱戏”的方式,扶持民营企业筹建了邯郸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

    曾做运输工作的寇全有看准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这个环保节能项目,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于2004年正式成立邯郸全有生态建材有限公司。

    “建筑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这些普通人眼中的垃圾可是我们的‘金山’。整个生产过程既不需要燃煤加温,又不产生任何污水、烟尘和废气,我们公司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环保、节能型企业。”在寇全有的眼里,建筑垃圾有着它绝对不可估量的价值。

    寇全有告诉记者,建筑垃圾制成的砖,尽管价格和黏土实心砖相当,但它的性能、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是黏土实心砖无法比拟的。用建筑垃圾制砖不仅破解了垃圾围城的难题,还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和资源。

    经权威部门计算,与黏土实心砖相比,同样生产1.5亿块标砖,使用建筑垃圾制砖,减少取土24万立方米,节约耕地约180亩。与此同时,生产1.5亿块标砖,可以消纳建筑垃圾40万吨,可以节约堆放垃圾占地160亩,两项合计可节约土地340亩。此外,还可消纳粉煤灰4万吨,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烧砖时排放的二氧化硫360吨。

    据介绍,全有公司是邯郸市首家利用建筑垃圾固废转化为生态建材的企业,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建筑固废转化生态建材企业。目前,可处理建筑垃圾100余万吨,在全国率先形成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生产模式。特别是自主研发的非承重现浇墙体产品,不仅弥补了国内一项空白,而且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来邯调研时指出,邯郸市建筑垃圾循环利用项目的“邯砖”经验,产生的社会效应将不亚于“邯钢经验”在全国的影响。它形成了“建筑垃圾建材化”的新亮点,并总结其特点为“三节”、“三洁”和“三化”,“三节”即节地、节水、节煤;“三洁”即环境洁、空气洁、生产洁;“三化”即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