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互联网+”废品回收:催生新业态

|
2016年02月20日 09:13:03
|
18123 浏览
|
  废品,不会因为放在富人别墅的展柜或农家平房的墙角而改变;是废品就想处理掉,建国后的牙膏皮换牙膏,而今的报废汽车、旧电视机拿去卖掉等无一例外。废品投入了劳动就成了再生资源;由于原有价值和投入劳动不同,结果大相径庭,有些能拆出零部件或提取有用元素,有些则被埋在垃圾场。废品去处,首先用作二手货,其次是拆成零部件,接着是焚烧能源化利用,最终是填埋;这既是国外通行做法,也为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所要求。

  2015年5月20日,“互联网+”时代再生资源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掀起了“互联网+再生资源”发展高潮。我国“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大致有四类:

  一是环保企业业务延伸。如启迪桑德构建了以互联网环卫运营为核心的产业链;回收联盟借助线上APP和线下回收箱,宣传环保理念、指导居民垃圾分类和定点投放,以形成“互联网+分类回收”模式;依托“易再生网”搭建再生资源O2O平台,服务于产业链上的3类商家:专业回收商、粗加工商及深加工商;构建交易平台管交易、支付平台管支付、金融机构管资金的新格局。通过市场行情分析,建立价格指数以指导产品估值;通过对交易商户进行工商认证、实体考察认证等方式建立信用体系,并形成信用评价体系。整合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线上布局,线下建产业园区,形成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新模式。

  二是再生资源企业与互联网回收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以格林美为代表。格林美与爱回收网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爱回收网负责回收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废旧电子产品,格林美承担废旧电子产品拆解、循环利用等后端业务。格林美建成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已经覆盖广东、湖北、江西、湖南、河南、山西、天津等十个省市,形成覆盖社区、街道与机关的多层次回收网络。2015年7月,格林美公司推出“互联网+分类回收”回收哥 App电商平台以打通“城市矿产”开发的“最后一公里”。在2015年12月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央视新闻报道了该回收模式,并称其“勇站互联网+的风口”。

  三是智能回收机向互联网回收的延伸,以北京盈创回收为代表。在“互联网+”行动出台之前,国内一些网站开始了线上回收探索,有些企业则采用了类似的“互联网+思维”。从2008年开始,北京盈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推出饮料瓶回收机,以满足塑料瓶再生需要;2010年,时任副总理的李克强参观该公司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加赞赏。2012年,研发出首款物联网智能回收机——饮料瓶智能回收机,之后又拓展到废旧手机、废旧纸张等多类自助智能回收机,以通过“再生资源智能回收体系”提供多种废品的回收服务,探索从源头到再生利用的固体废物全程可控的循环经济智能化发展。

  四是电商的业务拓展。联想在线回收平台“乐疯收”已经上线,腾讯宣布进军手机维修市场,赶集网宣布千万元天使投资回收网站。回收APP“再生活”上线,覆盖北京近300个社区,日均上门回收废品近10吨。Feijiu网、5R网、爱废品网等平台纷纷推出微信公众号和APP应用。上海本地回收平台爱回收网宣布获得6000万美元C轮融资;“正规军”的进入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信任度,也会对行业发展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另一方面,“互联网+再生资源”的发展也面临不少实际问题。

  一是废品估价争议。理论上,互联网平台可以降低买卖双方信息沟通成本;事实上,在废品回收中仍然存在较大的估价争议。卖方希望得到好价钱,而买方希望以低价买进,这无可厚非。本文的标题之所以用“废品”而不是“再生资源”,就是想要说明任何值钱的商品使用后的价格会一落千丈。废品从卖出收费过渡到付费也将成为我国的必然趋势,因为废品回收人员已经在减少,规范行业发展也会提高成本;回收商也需兼顾长短利益、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逐步构筑起诚信体系,毕竟短期行为是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

  二是回收方式嬗变。其一是废品买卖主体错位。由于互联网用户主要是年轻人,而卖废品的主要是老年人。其二需要一个公众接受过程。原有社会回收体系对居民便利;能收到废品的小区由农民工承包,收的废品卖给谁、能卖多少钱他们心中有数,与社会回收体系相比互联网回收平台缺乏竞争力。其三线上发展飞速、仓储跟不上,线下配套滞后。当个体户涌入互联网回收网点后,会习惯性地将废品就地分类、拆解,把没用的废品扔掉,并以小钢板房为中心向四周逐步扩散,不仅占用公共空间,还会影响居民生活。

  三是盈利模式尚未形成。互联网回收企业,有些仅线上运营而无线下布局,向回收再利用环节渗透不够。在线服务限于报价行情、供求信息等服务,并借此收取信息费。天津绿天使规划上线APP软件,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宣传,引导居民通过APP发布废品信息;居民卖出废品后获得积分,并在APP上换取商品或享受其他优惠,培养居民通过网络卖废品的兴趣。互联网回收平台发展看似红红火火,但与食品、服装及服务等专业网站相比,尚未形成盈利模式。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高附加值产品,除电脑、二手手机外,大多是生活废品,价值低,也没有物流公司从事专门的废品逆向运输。

  四是对信息安全有忧虑。“互联网+废品回收”用于手机回收维修时,引起人们对隐私的顾虑。因为旧手机中的信息会被转卖出去,甚至根据购买者需求加工整合后转卖;信息泄露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旧手机中的信息仅靠删除数据、恢复出厂设置等常规操作很难彻底清除,必须借助数据清理软件,通过全盘擦除、深度销毁,才能确保信息无法被恶意恢复。即保证信息安全,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回收零件或产品的可追溯,并应用于废弃物回收全过程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5)》显示,到2014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报废船舶、废玻璃、废电池等十类再生资源回收总量2.45亿吨;回收总值6446.9亿元,表明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废品回收作为再生资源产业源头,在“互联网+”行动下催生出新业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的出台,为“互联网+废品”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探索“互联网+废品回收”发展路径及模式。鉴于互联网回收发展时间短,需评估已有实践,总结成功做法,剖析实际问题,区分政府和市场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创新;特别要重视企业盈利模式创新,以免政策扶持后行业难以持续发展。

  二是鼓励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管理公共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优化逆向物流网点布局,实现线上回收、线下物流融合。提高回收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改变传统“小、散、差”的回收状况。

  三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在线交易,推动现有骨干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支持拓展在线定价、O2O、微店等线上线下结合的经营模式,开展在线竞价;发布价格交易指数,提高废品回收和稳定供给能力,增强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定价权。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废品回收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能力。回收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多种方式培训或者指导回收者的素质,提高他们的技能,使互联网回收创造更大的价值。

  五是完善政策措施。给予互联网废品回收平台免税等普惠政策,加大价格改革,形成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合理比价关系,提高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电子垃圾回收利用及低价废品的回收水平。

  “互联网+废品回收”催生新业态,便民化、低成本是回收平台持续运营的关键。只有积极探索,给予必要扶持,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