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那些被淘汰的电子产品去了哪?记者近日从广东省环保厅获悉一组数据:广东每年产生约1500万台的废旧电器,其中有的由省内正规环保公司拆解,有的则在不合规范的企业被拆解,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合理处理废旧电子产品难点在哪?回收难是问题的根源,在国内,拆解“正规军”往往不敌“收买佬”,导致废旧电子产品拆解工作不受控制。近日,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目前环保厅已开始申请经费,着手在今年内搭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交易网络平台,以更好地管理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流程。
广东是废旧电子产品处理大省
根据此前一项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每年约有主要电器电子产品报废量超过2亿台,预计到2016年,中国居民家用电器产品保有量就会达到54.8亿台。到2031年,我国主要家电产品报废量将达到5.16亿台。
而具体到广东省,据有关行业协会估计,广东省每年有废弃电器约1500万台,这一数值占全国废旧电器总量的20%,可以说广东省是废旧电子产品处理大省。
600万台废旧电器被规范拆解
如此数量庞大的废旧电器去了哪里?记者了解到,广东目前有6家具有资质的废旧电子产品拆解环保企业,分布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在这些拆解公司的车间里,每一台废旧电子产品都经过拆解流水线:塑料、金属等零件被物理分离,然后分别处理。
合理的拆解一方面是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在处理电子产品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几率。目前省内6家拆解企业每年拆解的废旧电子电器数量在600万台左右,对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拆解企业面临回收难问题
“虽然广东每年有600万台的废旧电器被正规企业拆解,但6家企业的拆解处理能力理论上可以达到1050万台,这中间有几百万台的缺口。”省环保厅固废与重金属管理处处长吕凤林告诉记者的数据表明,拆解企业的实际拆解数量并未饱和。
为何会有这几百万台的缺口?吕凤林认为这与废旧电子产品搜集难密切相关。目前看来,6家企业处理的废旧电子产品多来自大型卖场和物资回收公司,对于多数居民来说,他们最方便的选择还是将废旧电器卖给“收买佬”,这直接导致了正规拆解企业“吃不饱”。
开发APP搭固废交易平台
面对废旧电器拆解“正规军”回收难的问题,对它们实施补贴有利于提高其积极性。据了解,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出资4.5亿元补贴上述6家环保企业,一台25寸电视机大概有70元补贴,对于企业来说基本可以达到收支平衡。
同时,为了整合更多的废旧电子产品资源,省环保厅正在申请资金建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交易平台,希望今后通过互联网聚集更多企业和有废旧电子产品处理需求的用户。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开发一款APP,基于地理位置对接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公司和卖方,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