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从源头“围剿雾霾” 浙企斥巨资推进“超低排放”技术

|
2016年01月29日 09:20:04
|
22304 浏览
|
今年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治霾再次被列入浙江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并连续两年位居十件实事之首。
  今年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治霾再次被列入浙江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并连续两年位居十件实事之首。

  2016年,“雾霾”依旧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走出谈“霾”色变的阴影,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绕不开的时代考题。当头顶的澄澈蓝天、呼吸的新鲜空气成为奢侈品,当防霾治霾的呼声越来越烈,浙江省人大代表对“治霾”纷纷建言献策。

  1月28日,在浙江“两会”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集团”)董事长吴国潮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加大雾霾治理力度,这是能源企业的重要工作,建议从源头“围剿雾霾”。


  浙江人大代表建议加大雾霾治理

  “珍爱生命,远离雾霾”这句话,可能是过去一年中很多人都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雾霾并非你想远离就能远离的。继2015年后,“加大雾霾治理力度”再一次被列在浙江《政府工作报告》“十大民生实事”首位,成为2016浙江“两会”热词。

  对于“雾霾”,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工商大学法学副教授、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程燕姬有着深深的无奈。她说,每次在电脑上搜索“雾霾”,就会跳出本地区连续雾霾的天气预报,以及医生建议减少外出的新闻,“雾霾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幸福社会,不仅要有绿水青山,更要有蓝天白云。”

  “治霾”不仅要有道德软约束,更要有“最严法律”保障。2016年1月1日,史上最严《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始实施,程燕姬认为,浙江应紧跟步伐,修订实施新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这将会对我们浙江大气污染治理带来更多希望。”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立法之余,程燕姬认为更重要的是加强执法工作。程燕姬认为,应强化政府责任,可以直接将“雾霾”与仕途挂钩,对于没有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责任人应进行追责,同时加大对社会公众的引导,营造氛围。

  而在吴国潮看来,治霾的关键在于“源头上”。

  “燃煤发电是我国电力的主要来源,但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是雾霾的重要源头之一。”吴国潮认为,加大雾霾治理力度,这是能源企业的重要工作。他建议,企业应推行超低排放,进行燃煤机组全脱硫、全脱硝改造,从源头“围剿雾霾”。

  为从源头上治理雾霾,浙江省省长李强表示,2016年浙江将完成17台大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淘汰改造8000台燃煤小锅炉,新建100座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10000个充电桩,全面淘汰黄标车。

  浙企斥巨资推进“超低排放”技术

  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而“超低排放”就是由浙能集团首创并且在全国电力行业率先成功推行的燃煤机组清洁化生产新技术,这一词汇被收录《政府工作报告》也意味着基于更加严格标准的超低排放已经成为燃煤发电行业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新常态”。

  早在2011年,浙能集团提出超低排放新思路,成为浙江不少燃煤电厂追随的目标。从2013年第一台试点成功到现在,集团的燃煤电厂排放标准达到天然气标准。

  目前,已经完成18台燃煤机组的改造,2016年还将计划安排15台。2016年底,完成率将达到90%,预计2017年全部完成。该集团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燃煤机组全脱硫、全脱硝改造。

  “从2014年开始,浙能集团将持续投入50亿元用于超低排放改造,打造全国第一个超低排放的发电集团。”吴国潮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坚定不移地保护好环境,这既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更是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一笔笔“绿色”投入构筑起“绿色”屏障。2014年7月21日,国家环保部中国环境监测中心在杭州发布权威消息,国内首个燃煤发电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浙能集团所属嘉兴发电厂三期8号、7号百万机组主要污染物排放水平均低于天然气机组排放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浙能嘉兴发电厂百万千瓦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是全国发电行业最早实施的超低排放示范改造项目。该项目采用浙能集团所属天地环保公司自行研发的“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技术,于2013年8月13日开工建设,总投资达3.95亿元。

  与此同时,浙能集团对新建的六横电厂(2×100万千瓦)、台州第二发电厂(2×100万千瓦)等新建燃煤机组,从设计阶段就按超低排放要求同步实施。其中,浙能六横电厂1号机组、2号机组已分别于2014年7月和9月通过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成为国内首批超低排放与主体工程“三同步”(即烟气超低排放系统与电厂主设备“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产”)的百万机组。

  供给侧改革布局“大能源战略”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不够快、新兴产业占不高……目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依旧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而在此背景下,供给侧改革“号角”在浙江省两会上的吹响,也让人们对浙江经济转型发展有了更大期待。

  201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行动计划(2016-2017年)》,要求切实落实大型燃煤机组清洁排放实施计划,推进地方燃煤热点行业综合改造,加快自备电厂整治提升,推进煤电节能改造。通过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与体制革命,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

  吴国潮表示:“供给侧改革实际上重点是去库存、去过剩产能,这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包括我们能源产业内也有产能过剩问题。这个改革对我们整个产能而言可以更加匹配市场与需求,使供给发展更加匹配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

  “另外供给侧改革可以改善我们供给侧的产品,从产品形式、产品质量、产品适合度上调整,可以创造新的价值,它会是经济调整中非常有效的途径。”吴国潮说。

  与此同时,浙能集团在大力推进煤电机组“能源清洁化”的同时,也将“清洁化能源”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布局加以谋划。

  2015年浙能集团继续进一步加大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力度,全年新开工建设21台,建设和改造完成18台,共1088万千瓦。至2015年底,集团已实现超低排放煤电机组共24台、总容量1608万千瓦,占煤电总装机的63%。

  浙江是缺煤少油的资源小省,也曾是全国主要的缺电省份,而浙江环境对火电的承载能力又十分有限。这些都是制约浙江能源安全的不利因素,也一度成为浙能集团“成长的烦恼”。

  “困难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吴国潮解释道,“在能源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就会涉及到整个能源结构的调整,只有能源结构更加科学,市场的供求关系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动态中求得平衡。”

  在吴国潮看来,企业创新人才是关键,“人才问题是我们最头痛的一件事情,因为人才确实是短板。”他表示,在能源领域主要缺少新技术领军人物和高端复合型管理人才。

  蓝天白云是每个人向往的,吴国潮表示,“十三五”期间,浙能集团发展的总体目标确定为: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现代综合型能源供应商,成为优秀国企的先进范例和行业中的“百年明星企业”。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