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煤炭行业去产能 钥匙在煤化工

|
2016年01月28日 09:24:15
|
20182 浏览
|
现代煤化工行业前几年一直高热不退,但在精细化、高端化的发展方向上却远不及预期,以至于2015年以来,对于国家环保部的环评制约、以及经济波动的冲击,完全无力抵挡。
  现代煤化工行业前几年一直高热不退,但在精细化、高端化的发展方向上却远不及预期,以至于2015年以来,对于国家环保部的环评制约、以及经济波动的冲击,完全无力抵挡。

  煤炭行业的去产能正在持续推进,据《新京报》报道,国务院三日两次召开会议部署煤炭行业去产能。早在1月20日,李克强总理就明确表示,2016年化解过剩产能要从钢铁、煤炭行业入手取得突破。券商研究报告认为,从近期中央对煤炭行业态度上看,中央已经下定决心,对落后产能进行坚定去除。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当下的痛点,煤炭、钢铁行业则是过剩产能的典型。以煤炭行业为例,2015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达到62%,80%以上的煤炭企业亏损,国有煤炭企业整体亏损223亿元,而此前一年还盈利300亿元,可谓“病”来如山倒。

  从一般意义上讲,钢铁和煤炭是典型的强周期行业,必然会随经济波动出现大幅调整,不过,从国际上来看,虽然欧美等国也曾有过类似危机,但我国煤炭行业目前之所以面临艰难形势,还与我们自身的一些原因有关。

  钢铁、煤炭虽然是传统行业,也一样需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而我国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仍以煤炭行业为例,以其为基础的现代煤化工行业前几年一直高热不退,但在精细化、高端化的发展方向上却远不及预期,以至于2015年以来,对于国家环保部的环评制约、以及经济波动的冲击,完全无力抵挡。

  煤炭生产出来,是向基础化工产品转化,还是向精细、高端的煤化工产品转换,两者的市场竞争力孰强孰弱是不言而喻的。当下化解煤炭行业的过剩产能,关停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据媒体报道,未来三年,中国将关闭4300家煤矿(总产能约为每年7亿吨),分流人员100万人。中国政府将为此斥资45.7亿美元(约合300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代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就整个煤炭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高端化的产品升级才是正途。

  前些年国资加强在煤炭行业的控股表现突出,其中国资控股煤炭企业的现象尤为严重,由此也造成了行业整体上的市场敏感性弱化。应该说,在煤矿事故频发、生产安全面临监管难题的情况下,政府通过资源整合,的确改变了企业“小、散、乱”的状况,然而,国资介入过深也导致了企业机制僵化、市场思维缺失的问题,应该说,这一问题直接加剧了当前去产能形势的严峻性。

  需要注意的是,当下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个重要应急方式是兼并重组,而在兼并重组中,以往政府每每扮演“拉郎配”的角色,这是有违市场规律的。因此需要强调,化解过剩产能要尽可能减少不当的行政干预(完全避免是不现实的),只有这样,煤炭、钢铁等存在过剩产能的行业才能够回归市场化。

  仅就当下而言,煤炭、钢铁行业的去产能直接涉及银行(债务)、地方(财政)以及企业(自身利益)等部门利益,这些阻力克服之后,人员的分流还会给财政和社会造成一定负担,这些都是政策需要面对的挑战。而着眼长远,政府还要认清造成过剩产能的根本原因,在应急之后,更需要的是让市场的手对行业进行优胜劣汰的整合。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