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节能减排 发展紧扣绿色低碳

|
2016年01月13日 09:34:29
|
22664 浏览
|
  坚持绿色低碳,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结合节能和环保,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作出了这样的工作部署。可以想见,燃煤电厂的减排和节能改造,煤炭的绿色开发,电能替代等工作将会以空前的力度向前推进, 据相关部门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9%,实现节能约1.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2.7亿吨,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提高到11.7%。如今在国家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大背景下,传统能源正在逐步实现清洁高效利用。

  倒逼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进入供暖季以来,北方地区雾霾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燃煤污染。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曾多次表示,中国的能源消费主要依靠煤,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很多污染物,除了二氧化碳,还有二氧化硫、氧化氮、汞和其他重金属,这对大气的污染非常严重。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大规模调整的现状下,如何实现其清洁高效利用已成为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此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促进煤炭清洁利用。

  对此,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主任解洪兴告诉记者,在当下,限于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煤炭并不能在所有领域都能实现清洁高效利用,现在主要集中在火电行业。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家电力系统主要靠火电机组来调峰,电力行业持续推进减排将倒逼煤炭在火电行业逐步实现清洁高效利用。

  数据显示,2014年煤炭清洁化开发利用成效显著,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为319克/每千瓦时,同比下降2克/每千瓦时;电力烟尘排放量98万吨,比2013年下降31%;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620万吨,比2013年下降20.5%;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降至1.47克/每千瓦时;烟气脱硫机组容量达到7.6亿千瓦,占煤电机组容量的91.4%。

  据中电联预计,2015年电力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将分别比2014年下降约70%、50%、50%。

  回顾“十二五”期间,全国火力发电节能减排水平持续提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目标。

  虽然火电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根据相关标准,煤电清洁、高效的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供电煤耗约270~280克/千瓦时,目前在我国的煤电行业  中采用这种先进发电技术的比例比较低,国内燃煤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为此,去年12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20年之前对燃煤电厂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排放。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体现了国务院坚决治霾的决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全面实施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意味着中国燃煤电厂污染治理水平有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减碳已成减排的关键

  长期以来,电力行业都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大户,具有高耗能的特点。

  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表示,当前电力行业节能提效水平已经很高,尤其是火电行业供电煤耗已连年下降,继续降低空间有限,所以火电行业内部通过提高能效而创造的碳交易空间已经不大。

  但“十三五”期间,如果推进全国碳交易  市场,且火电与可再生能源间可以进行碳交易的话,可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的理论依据,因为碳交易则能够体现出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的减碳价值。

  对此,国网能源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常规污染物已经不是制约电力清洁发展的瓶颈了,如何处理碳才是关键。从本质上说,节能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之外的排放可以用经济手段来解决。国家应建立以碳排放控制为主线的总体能源和电力清洁发展战略。只要碳排放控制好了,常规污染物自然能够得到控制,能源效率也能相应提高。

  去年年末发布的 《中国电力减排研究2015》提出的一个建议就是: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减排新机制,充分发挥碳排放交易等体现能源效率的市场手段促进减排。

  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深圳和湖北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均发布了地方碳交易管理办法,共纳入控排企业和单位1900多家,分配碳排放配额约12亿吨。   其中北京在碳排放交易试点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去年6月30日,北京市就按期完成2014年度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权交易履约任务,成为国内率先100%完成2014年度履约工作的试点。

  据相关部门初步测算,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201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降低了5.96%。

  积极实施电能替代

  电能作为清洁、便捷的二次能源,终端利用效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相关数据表明,电能的经济效率是石油的3.2倍,是煤炭的17.3倍。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升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

  然而一直以来,煤炭在中国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处于较高水平,高出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近40个百分点。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或达到上限。

  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表示,由于清洁能源主要转化为电力使用,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电能替代煤炭、石油是大势所趋,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的使用将会更加普遍。电气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能源效率可提高4%左右。电能替代不但能减少污染物排放,而且还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电能替代方案最早由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并于2013年8月正式实施。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在电能替代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2013年8月至2014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1.3万多个,完成替代电量643亿千瓦时,相当于在消费终端减少直燃煤30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45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117万吨。

  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继续加大电能替代推进力度。最新数据显示,全年共完成电能替代项目1.72万个,完成替代电量760亿千瓦时,占公司售电量比重达2.2%。

  此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实施电能替代工程,进一步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的消费比重。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环境污染无疑是民众非常关心的问题。接下来随着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电能的环保优势将更加凸显,不断增加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有助于实现能源消费高效、低碳和清洁的目标。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