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降低成本更需从技术创新上求突破

|
2016年01月08日 08:55:47
|
22481 浏览
|
在有色金属行业市场持续低迷的境况下,降薪、减员不绝于耳。据了解,一些企业正着手撤回驻京办事处,力求通过“减少外驻机构”的措施,达到“压缩管理降成本”的目的。
  在有色金属行业市场持续低迷的境况下,降薪、减员不绝于耳。据了解,一些企业正着手撤回驻京办事处,力求通过“减少外驻机构”的措施,达到“压缩管理降成本”的目的。
  
  去年12月中旬,网络报出“某集团欲歇岗万余人”的消息。随后,该公司及时辟谣,解释说:“本企业作为上市公司,有权根据市场和企业发展需要自主作出经营决策。”
  
  对外减少驻外机构,对内压缩人力成本,作为应对行业脱困的途径之一,这也是各企业针对自身境况,而采取“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措施。
  
  古语有云:“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企业通过“不断优化劳动力资源,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举措本无可厚非,但沿用网络报出的上述某企业“以居家休养的身份每月从企业领取2000元直到办理退休手续”的官方解释,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上,是否真的能达到预期效果,还需时间检验。
  
  笔者以为,企业要想走出当前的低迷期,一方面要下力气加强内部管理,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技术创新上求突破。
  
  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冶炼厂采用“发电机组循环水泵节能改造”的技术创新,节电率>10%;采用“中间包和浇筑包应用电炉烘烤”项目,每天降低成本千元以上;采用“降低精炼炉还原天然气单耗”的技术创新,节约成本200余万元。
  
  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当前国际国内新的环境下,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更是企业增强发展能力、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运行市场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格局的基本形成,企业出现了利率平均化和利润下滑,生产与投资的关系也进一步从适应粗放型数量扩张向集约型增长和技术设备大规模更新的转变。
  
  这种大环境的转变,不得不迫使我们的企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构筑或保持自己在领域内的优势地位。
  
  就有色金属企业来说,产品的竞争力,包括性能、质量、成本、价格、服务、交货期等。完成这一系列繁复的工艺流程,其核心就是技术创新。
  
  毋庸置疑的是,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产品的生命周期就变得越来越短。就像我们使用的手机一样,厂家只有不断研发功能更先进的、品质更优良的新款手机,才能吸引更多人购买,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正如从诺基亚到iphone的转变,手机自诞生至今已数十年,然而淘汰的只有产品,而非手机本身。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市场永远不会同情弱者的眼泪。这就恰如手机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适应需求变化以及创造新市场,都赖于技术创新一样。
  
  由此可见,有色金属行业生存、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技术创新是主要形式和必由之路。倘若一味墨守成规,抱着传统的技术不求创新,不找突破,这就像当年被普通消费者看好的“大哥大”,几年的时间,便由“身份的象征”沦为供人缅怀的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才能走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
  
  当然,技术创新是具有特定含义的经济发展观。就企业来讲,技术创新既要有“高大上”的科技攻关项目,也要有“接地气”的小改小革、发明创造和单纯的技术活动,这样才能全面堵塞工业流程、设备管理、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漏洞,才能让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离不开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企业自身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其中还包括企业要有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和激励机制。二是政府和社会创新大环境的支持。政府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扶持、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有利于企业创业投资的融资机制。
  
  简言之,企业若在思想上没有对技术创新引起足够的重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那企业也只能是“瞌睡的脑袋,枕着贫困的枕头”了。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