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葛红林:增创铜加工改革发展的新动能

|
2024年09月27日 05:32:01
|
209 浏览
|
增创铜加工改革发展的新动能 ——摘自在2024年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党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 一、当前我国铜加工业的发展态势   2023年,我国铜加工行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铜加工业不断呈现向好的发展态势。根据加工协会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2085万吨,比上年增长3.0%。   二是民营企业不断呈现主力军的发展态势。2023年,规模以上铜压延加工企业1581家,其中民营企业数量约1500家,占比接近95%,整体经营能力显著提升,有的还托管了国有企业。   三是净出口量不断呈现扩大的发展态势。2023年,我国铜加工材净出口量达32.04万吨,创历史新高;2024年上半年,铜加工材净出口达22.3万吨,全年有望再创新高。   四是新兴产业不断呈现引领带动的发展态势。“新三样”、人工智能、机器人、绿色能源等产业已成为拉动铜消费的主要引擎。全行业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开发出满足下游需求的产品,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五是科技创新不断呈现全面发力的发展态势。《高性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与应用》《极端服役环境用高压断路器触头制备技术及产品应用》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行业在产品进口替代、装备升级改造等方面全面发力,从技术含量和竞争优势看,均进入了世界铜加工业的先进行列。   六是铜加工业不断呈现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态势。目前已有30余家铜加工企业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绿色制造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自觉行动;智能制造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越来越得到行业认可,海亮、金田、博威、楚江等龙头企业带动行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此外,2024年1—7月份,我国铜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9691.1亿元,同比增长11.0%,继续呈现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 二、当前我国铜加工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铜加工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是部分传统产业市场需求的减量影响。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基础制造业无论从规模、先进性、竞争优势等方面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像钢铁、有色、煤炭、小家电、工程机械等产业规模都接近全球的60%,传统扩张模式明显受阻,传统畅销产品必受影响,转型升级不可避免。   二是部分加工领域投资过热的内卷影响。伴随着风投不断涌入新能源产业,部分加工领域热度爆棚,一些券商的宣传加剧盲目投资,应用领域宣传脱离市场需求,实际需求增幅远低于新增产能的快速扩张。   三是国际贸易环境呈现劣化的冲击影响。始于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导致出口到美国的铜加工材等商品都被征收25%的关税。此外,以美西方国家不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留在国际高端供应链的铜加工企业不断收到“3年内在东南亚建厂”等威胁信息。  ➤ 三、增创铜加工高质量发展的新功能   上述这些市场需求的变化,有的是阶段性、周期性的,而有的却是长期的乃至不可逆的。我们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练好内功为根本,以发展的实力应变,增创铜加工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进一步把握世界铜加工发展的主动权。   一是加快提高铜加工的高端化水平。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铜加工企业要重视基础创新,不断研发铜基新合金牌号,持续加大高端产品研发力度,巩固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要聚焦“新三样”、航空航天、兵器和船舶等高端制造业需求,合作开发高性能产品,与我国先进制造业保持同步。通过几年努力,全面迈进全球铜基材料研发的先进行列。   二是加快提高铜加工智能化水平。坚定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建设,提升铜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满足客户的定制化订单需求,鼓励生产企业、装备企业、下游应用企业联合攻关,加快推广智能制造新技术应用,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最终朝着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   三是加快提高铜加工绿色化水平。要加快铜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再生铜和铜加工融合发展,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以国际一流的节能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成效,塑造更加绿色的行业新形象。   四是加快提高铜加工国际化水平。要坚持产品结构的更优化调整。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要坚持传统消费领域的更高标准的出口,积极向更高水平的深加工延伸。要积极融入国际先进高端产业链,紧跟国际市场和用户要求,主动调整产品结构。要大力开拓东南亚、非洲、中东、南美等新兴国家市场需求,引领和实现更多的应用场景。   五是加快提升铜加工自律化水平。要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摒弃速度、规模情结,避免同质化盲目竞争和跟风攀比,做到理性投资和成功投资。要通过加强行业规范引导,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避免“内卷式”恶性竞争。要通过推动产业间自律监督与企业内诚实守信的有效结合,提高整体的自律水平,营造公平、透明、有序的健康发展环境。   六是加快提升铜加工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5月20日,上期所主力合约最高点88940元/吨,超过了2006年高点,创历史新高。铜价上涨不但抑制了下游消费,也给铜加工企业现金流带来巨大压力,相比年初,企业流动资金增加普遍在20%~30%。   铜加工企业要主动规避投机,防止库存跌价,努力避免毁单。铜加工大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操作,采用净库存管理;没有操作经验的企业可以和贸易商进行现货深度锁定,卖出材料同时从贸易商手里补仓铜现货;对于都不具备的小企业,在铜价高时要谨慎接单,接老客户订单,并及时锁定原料价格。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我国人均精铜消费约9.2公斤,与2000年美国人均最大消费10.7公斤已经非常接近,目前我国人均铜消费正处于趋顶过程中,中国对全球铜消费及价格的拉动作用将不再强劲。  ➤ 四、当前铜加工民企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   说起企业的改革,过去人们常常说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其实民营企业也有着不少需要改革的迫切问题,在做强做优做大的前进道路上,必须与时俱进地的深化自我改革,当前需要高度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问题。   (一)民营企业要加大治理结构的改革力度,创造条件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2024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对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就“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实现了党组织:定方向、把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改革的效果十分显著。   民营企业在做强做优做大的过程中,应当构建与时代同步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实现从民企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   一是用先进的制度实现跨代交接。当前,不少民企已经进入到第二代接班的时刻,除了岗位的交接之外,比资产和股权的交接,更为重要的是做好制度安排上的交接,从某种意义上讲,不科学、不完善、不进步的企业制度,是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风险。   二是要创造条件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要深刻领悟中央关于“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要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推进民企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包括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要跳出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股东要适应制度的约束,容忍对行权的规范。   三是用先进的企业治理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企业要深化治理结构的改革,建立起更加完善、高效、透明的企业治理结构,不仅有助于民营企业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决策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效率、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民营企业要加大增强核心功能的改革力度,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严格要求中央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聚焦主责主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的工作成效,有力增强了核心功能,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同时有效纠正了央企偏离主责主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盲目追求营收等行为,基本杜绝了融资性贸易和走单式贸易。   民营企业应当增强核心功能的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不聚焦和不坚守主业发展,不同程度地在部分民营企业中也有出现,也导致了一些民营企业的主业不亏、副业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倒在企业主业的经营上,却倒在了房地产、金融等非主业投资上。民营企业要认真汲取上述的失败教训,坚持聚焦主业或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做优结构、做精产品、做实企业,着力塑造能够持续创造效益的独特竞争优势,切实提升专精特新的核心功能,努力办成一家国内乃至全球产业链离不开的企业。   (三)民营企业要加大政企分开的改革力度,真正接受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政企分开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减少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经营干预,让企业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经营,包括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前一阶段,听到一些企业家抱怨在一些地方投资的失败,既有国有企业领导,也有民营企业家,大多都归咎于时任地方政府官员引着干和逼着干,但其中也有着企业经不起地方政府引诱的因素。近年来,有些民营企业热衷于和地方政府谈合作、谈投资、谈股权、谈政策,有的越卷越深,甚至偏离了市场经济规律,似乎亏了可以找地方政府做支撑。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一句口号,找市长不如找市场,当前这句口号仍然有意义。民营企业要深刻领会政企分开的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地接受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要为一些投资补贴等吸引政策,偏离了项目投资的科学性。此外在竞争性领域,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做投资引导还不如做好公平公开的营商环境。   (四)民营企业要加大决策机制的改革力度,提高决策科学性和容忍表观效率损失。   在我国经济舞台上,国有企业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和规范的管理有着独特的优势。民营企业以其灵活创新而闻名,双方应结合自身实际,在管理科学上,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其中,民营企业不妨对国有企业的决策和运行机制开展研究,取其精华,在学习中提升自身、创新自我。   近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建立了“科学、合理、高效”的董事会决策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董事会建设顶层设计,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董事会运作机制,建成了具有央企特色的董事队伍。其中,高素质专业化选聘外部董事,并坚持外部董事占多数。实践表明,央企外部董事在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有的同志说,董事会引入外部董事以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一把手”的盲目决策,防范了不少重大项目的投资风险。   民营企业可以借鉴国有企业的决策机制,上市公司要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非上市公司要发挥专家、学者、协会等外部智库辅助决策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决策机制,特别是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科学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避免犯方向性的失误。民营企业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机制要求,为了决策的科学性,在从“说干就干”转变为“想好再干”的改革过程中,容忍一些表观的效率损失,总比“欲速则不达”好。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民营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有服务行业、造福一方、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只有牢记“国之大者”,切实通过聚焦企业主责主业,争创具有国际竞争力、有效服务国家战略的产品,才能跟上我国新型工业化转型的脚步,从而在实现企业更好发展的同时,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