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百东新区:铝产业强链延链补链 催生科技创新活力

|
2024年05月21日 11:21:06
|
3599 浏览
|
目前,新区拥有年产70万吨电解铝、165万吨再生铝产能,铝产业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33家。其中,电解铝企业2家,棒材、铝箔、铝轮毂、铝电线电缆、铝型材企业等21家。

近年来,百东新区(百色高新区)扎实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快速发展,聚焦铝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煤电—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铝循环经济产业链,加速推动产业集群成势,并围绕产业链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发展创新链,以创新链反哺壮大产业链,促进“双链”有效融合,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目前,新区拥有年产70万吨电解铝、165万吨再生铝产能,铝产业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33家。其中,电解铝企业2家,棒材、铝箔、铝轮毂、铝电线电缆、铝型材企业等21家。


“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群,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六塘产业园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韦丽端深知其中道理,为此园区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努力降低各方面运营成本。眼下,在铝基新材料六塘产业园,处处春潮涌动,展现奋进昂扬生机。


链主领航,链上引领


走进产业园区内的广西百色广投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一辆辆铝水抬包车频繁进出,工人们正在各条生产线上有序忙碌着,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今年以来,我们的产能、产量都有一个快速提升,第一季度产值约达到了9.6亿元,现在我们上下干劲十足,都在全力以赴抢抓生产,争取超额实现全年生产任务。”企业分管生产领导闫飞同时表示,产业链上下游串联合作充分了激发企业发展动能:“我们的主要生产原材料均在本地采购,产品也全部就地消化,直供当地下游铝合金棒厂和铝箔厂,有效减少铝锭重熔和运费成本,提高了我们生产经营效益。”


技改升级后,广西百色广投银海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节能8360万度电,降低成本约5000万元,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势头稳重有进,2023年工业总产值达36.8亿元,同比增长67.3%。在生产效率提升、“走出去”发展等方面也展现出了创新活力,该公司承担铝冶炼研究项目26项,24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该公司还获全国首个“绿铝”碳标签试点证书,认证3.28万吨绿电铝。


图为广西百色兴和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顺着广投银海铝业公司的铝水运输车来到广西百色兴和铝业有限公司,车间内各条生产线同样忙碌而有序,现场火热繁忙。“通过‘铝水抬包车’,产业链上游企业装载好产出的铝水,可以直接进入我们生产车间的炉子内,企业之间有效实现‘无缝衔接’协同生产。”能源集团副总裁黄李柏表示,企业年产5万吨铝板带箔项目是实施‘千亿铝产业’工程,打造铝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的重点项目,今年一季度,企业工业产值达2.43亿元,同比增长12.15%。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创新活力迸发,企业享有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3项,是广西科技厅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成立的技术中心荣获自治区工信厅、自治区科技厅等6部门联合认定的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称号,2023年获自治区工信厅认定为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新区积极“链式”招引产业上下游项目,引进中国中车、上海榕融、大亚科技等世界500强、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实现新增动力电池箔、高端非冶金氧化铝、光伏组件等产品,铝精深加工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业集群优势更加明显,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产业链条“滚动”起来,新区铝产业集群发展成势,“雪球效应”也愈发明显。今年一季度,新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21.2亿元,同比增长27.11%,其中铝产业产值达74.23亿元,同比增长30%。


创新驱动,蓄势赋能


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与科创需要来一场谈“新”的“双向奔赴”,新区通过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集聚创新资源、积极链接产业资源,促进“双链”精准对接,助推新区优势产业提质升级。


吉利百矿集团铝产业研究院项目加速建设


在吉利百矿集团铝产业研究院项目现场,施工工人们正争分夺秒抢抓工期,加速推进室内装修及绿化、铺装等收尾工作,为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做足准备。铝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贞南介绍:“项目这栋办公大楼在3月25号已经完成主体竣工,8月份就能进驻开展研发工作。重点开展绿色铝冶炼、高端铝基新材料、轻量化铝加工及循环利用等研发,并为铝行业提供产品表征、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贯通技术研究—创新—中试熟化—成果转化,成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综合性铝产业研发平台。”铝产业研究院将以节能减排、新材料、轻量化、煤电铝网协同等科研方向为主攻点,科研内容包含完成“采制样一体化系统”等15项系统智能化升级;聚焦先进铝材料和铝加工技术,突破关键原材料“卡脖子”问题;在无碳铝电解、余热利用、固废处理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研究;搭建起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实现企业设备及能源上云,以产业链数据可视化为前提,在火力发电、电解铝、通用动力等方面研发各类能源优化算法模型等。


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新区着力构建专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聚力打好发展创新链攻坚仗,科学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实现“苗圃培育项目种子—孵化器孵化初创企业—加速器实现产业化”全链条孵化育成,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科创平台和企业,逐步完善产业生态圈。目前,新区拥有5个国家级、20个自治区级和23个市级双创平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创新载体和吉利百矿集团铝产业研究院等研发平台正在成为全市科技创新主力军。2023年,新区完成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1家企业通过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新增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瞪羚企业、1家智能工厂,3家企业实验室获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企业启动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一个个重大项目火热推进,一家家投产企业忙碌生产,一系列部署举措密集落地……


经济暖流不断涌动,发展脉动愈发强劲。新区将以铝基精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依托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百色片区百东新区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按下高质量发展“加速键”,全方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新区描绘。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